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日前从国家发改委固定投资司来自的消息称,导致2005年房地产市场不健康的主要因素——住房结构性矛盾,在2006年仍将存在。
据悉,去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局部过热。业内专家指出,结构性矛盾成为房地产过热的深层原因。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供需的错位。一是商业用房投资大大高于住宅投资;二是高档住宅供应过多,而中低价位住宅供应数量则大幅下降。这种错位直接导致了商品房空置规模快速上升,从而加剧了总量的矛盾,威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固定投资司指出,2006年,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的任务仍相当艰巨。除了住房结构性矛盾之外,固定投资司还提醒,部分地区房价上涨仍较快,投资投机性需求反弹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市场秩序仍有待规范以及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尽管诸多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但房地产市场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目标发展。固定投资司指出,这主要是由于2005年,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并逐步贯彻落实,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过热的购房需求开始降温,房地产供求关系得到一定改善,为稳定房价创造了条件。
2005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总量得到控制,结构有所改善,房地产信贷增幅持续放缓,商品房价格涨幅趋缓以及不合理需求得到初步抑制,住房供求关系得到改善。
国家统计局对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下半年以来,各类房地产价格小幅波动、涨幅趋缓,部分热点城市房价稳中有降。(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