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招金
历史上很早就有闽商的提法,明清时期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与晋商、徽商、粤商、宁波商等商帮齐名。在当今世界上,海外华商是国际商界的劲旅,其中闽商占有很大份量,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近几年来,闽商在国内再次崭露头角,成为商界人士谈论的一个话题,“闽商”字眼在媒体上频频出现。这说明,尽管闽商在国内的发展一向低调,但其快速成长的态势及其经济实力已引起各方关注。有人认为,浙商、闽南、粤商是目前中国经济舞台上最活跃的三大商人群体。
福建人是中原先民移居福建的后裔,福建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们研究闽商,并不是强调狭隘的地域文化,只是探讨闽商这个拥有共同地域文化的商人群体的一些特点,希望弘扬闽商精神,促进闽商的发展。
一、福建文化生态与闽人经商传统
至少在福建人看来,将中华文明的特质概括为黄土文明是不完整的,远在4000多年前,昙石山文化已显现出海洋文明的特征。福建先民具有海洋文明的禀赋,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宋元时期,中国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福建商人开创的。近代,厦门、福州位居五口通商之列,马尾船政文化辉煌一时。可以说,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子,早已融入福建人的血液,成为福建文化特有的禀赋。
福建居民主要是中原汉人移居福建的后裔。自东晋迄唐宋五代以来,中原战乱不止,加上黄河地区气候寒冷,许多北方居民为避战乱纷纷南迁入闽。
福建是个以丘陵地带为主的省份,全省几乎找不到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原,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中原先民迁入福建,虽躲过战乱,但面临新的生存压力。南宋以后,福建人口迅速增长,人稠地狭的矛盾突出,许多人无可耕之田,只能转向大海谋求发展。南宋时期的《泉南歌》这样描写道:“泉州人稠山谷瘠,每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
福建人经商传统是由福建的自然人文环境决定的。从上述诗歌中我们知道,大概在南宋时期,福建先民已经将可耕种的土地开发完,再无荒地可以利用。到明代,福建缺粮的记载经常出现在地方史籍上:“漳泉诸府,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出米不敷民食”。从明代开始,福建粮食不能自给,经常需要从省外调运。现在福建的粮食自给率大约在50%左右,也就是说,福建土地只能养活一半左右福建人。
从南宋开始,福建人就开始出现生存危机,这是中原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在许多地方,只要没有遇上灾荒,至少吃饭还不成问题。
幸好在明万历年间引进白薯,解决部分粮食问题。白薯原产地在南美洲,西班牙船队发现之后引种到菲律宾。当时有一位闽籍华侨冒着生命危险,从菲律宾带一根薯种藤回福建引种,从此到处种植,许多山坡地也变成耕地,福建土地才养活了这么多人。
福建地少人多,福建人的出路有三条:
一是迁移别处。福建人沿海岸线北迁温州,南迁潮汕及海南岛,明末清初大量先民迁移到台湾,鸦片战争以后则有大批乡民下南洋。
二是刻苦读书。福建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不是很高,但在封建社会里,福建人考中的进士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状元也占全国十分之一。中国历史上的状元,最多的是江苏、浙江、河南,福建排第四位。现在的两院院士中,闽籍科学家也占十分之一左右。福建人世代具有苦读书的传统,只因为福建省内资源实在太少,闽人都认为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出路。
三是经商。由于远离中原文化区,中原贬抑商人的传统制度和观念在福建相对较弱。中原文化称天下四民为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为四民之末。在闽人观念中,商人地位并不低。福建人喜欢经商,历代都有很多优秀人才投身商界,闯荡江湖。明代《五杂俎》中写到福建人:东则朝鲜,东南则琉球、吕宋,南则安南、占城,西南则满刺迦、暹罗,彼此互市,若比邻然。明代以后福建商人沿水路开始对全国各地大量渗透,苏州一地就有漳州、泉州、兴化、福州等地商人。除了沿海一带的海商外,内陆山区也出现了专营该地特色商品的商人,如崇安县的茶商等。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