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电话前,梅婷对记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阿司匹林》是我们自己的片子,你来采访我,也是帮我。还有什么采访要求,尽管提吧,我尽量满足。”
“自己的片子”,在此时此刻此场景下,有另外一层深意:这是梅婷、鄢波夫妇,首次投资拍片。之前零零星星听过很多传闻,说“他们为了这个片子倾家荡产……”云云。婉转地问梅婷经纪人,究竟是不是?收到了意味深长的3字短信:“唉,呵呵。”
拼命接戏填缺口
《阿司匹林》去年初就拍完了,可直到今年情人节才排定档期。
这其中,有院线档期的问题,有后期制作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口袋里已经没有一个子儿用来做宣传了。
财政危机,其实早在影片做后期时,已经露出了冰山一角。“片子已经拍成那样了,总希望在后期的时候再上一层楼,可是什么都要钱,到处都缺钱。”第一次投资拍片的鄢波发现,就算他们将“能省则省”的原则,发挥到了极致:梅婷出任女主角,省掉了片酬;拍摄场景选在朋友杂志社,省去了场地费;梅婷翻出了衣柜里的衣服,再通过品牌租借,又省了大笔服装费……剧组“烧钱”的速度,还是远远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力。
后期制作,又绝非人情能省,靠的是技术,一分价钱一分货。夫妻俩不想好的素材,败在最后一道坎上。
梅婷当即决定:鄢波盯后期,自己出去接戏。
之后短短的1年,梅婷共接拍了《兵变》、《新结婚时代》、《张居正》、《舞台姐妹》等4部电视剧,以及1部仍在谈洽中的电影,并一反常态高调出席各大活动。
不知内情的人都纳闷:“梅婷这是怎么了?疯了么?”
还差100万……
梅婷这样形容她的“制片人生活”:早晨一睁开眼睛,就开始担心场地谈妥了么?美术到位了么?美术和场景的沟通会不会出问题?晚上收工回家,开始签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单,“每天都花那么多钱,我怎么都看不见呢?钱都花哪里去了?”这时候,最庆幸的是:还好不用给女主角片酬。
“当演员这么多年,向来是整个剧组都宠着你,捧着你,照顾你,现在当制片人,公主突然变灰姑娘了。”梅婷自嘲。
鄢波算了一笔账,影片前期拍摄花了200万,后期制作加宣传需要200万,目前已经贴进300万,差不多还有100万的口子。
开拍前,夫妻俩一直瞒着家里的老人,从来不提究竟花了多少钱。直到听说《阿司匹林》资金出了问题,双方老人小心翼翼地问:“钱够么?不够的话,我们也出点。”但他们可能永远也猜不到,所谓的“缺口”,已经不是家里的一张存折能解决问题的了。
目前可预见的收入有3笔:央视电影频道买断了版权;DVD的发行;电影上映的票房。前两笔收入有限,至于票房,谁也说不清。
“虽然我们的初衷并非赚钱,但是最终还是要看钱的脸色。”鄢波无奈,而且他心里很清楚,去年中国内地共投拍200多部电影,真正上院线的屈指可数,大部门沉睡在片库里,“人家才不管投资人是不是梅婷、鄢波,只看片子的质量,我们的电影能够上映,已算幸运。”
温文尔雅的鄢波,第一次在片场发火,只因为一个小小的道具———尽管他不承认这是压力。
闲言碎语如期而至
“老婆在外奔波,老公在家花钱。”闲言碎语还是如期而至。
梅婷不以为然:“别人赚钱买车,买房,我花我自己的钱拍电影。有人会觉得梅婷真傻,真可笑。认识鄢波以后,我们只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做自己的电影。现在,只是在坚持,在接近这个梦想。”
梅婷的脑海里,一直回旋着这些片段:2002年,梅婷在上海拍戏,随手翻一本时尚杂志,看到了一篇特别好玩的文章,说的是一名女娱记的故事。给鄢波看了,也拍手称好。“咱们拍吧?”“拍!”这便是《阿司匹林》的雏形;
2006年初,《阿司匹林》首次小范围试映,夫妻俩坐在台阶上不敢看银幕。剧终,字幕缓缓上行,掌声一片……
最后一个片段,梅婷“羞于启齿”:“他去朋友家吃大闸蟹。走之前,他拎走了2只蟹,说‘带回去给我老婆吃’。”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作者:陆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