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北京晨报》报道,节后京城楼市的第一个大动静,当数包括广渠路“地王”在内的48宗土地即将上市的讯息。统计显示,这48宗地的体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成交量。政府似乎有意在舒缓地根,但众多开发商面对这一利好却表现出反常的谨慎和低调。这一表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容?围绕“地根”的探索,成为新春第一个值得探讨的楼市话题。
“地王”等48块地将入市
春节长假尚未结束,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网站上就挂出预告,48宗土地将陆续入市交易。这48宗地分布在朝阳、海淀、昌平、通州等15个区县,规划建筑总面积达540万平方米,其中7成地块为住宅用地。
据记者统计,去年一年成交的土地规划建筑总面积约380万平方米,而今年首批放量就大大超出这个数字。而从用地性质和单体体量看,这批土地的价值也不可小觑——单体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有18块,40万平方米以上的多达4块,其中包括开发商热盼的规划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的朝阳区广渠路36号地、44万平方米体量的15号地,以及位于海淀和丰台的几个热门地块。
节后迎来土地放量,尤其是广渠路居住地块入市指日可待,对众多开发商来说是大喜讯。这批地何时挂牌叫卖也成为关注焦点。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市场交易部负责人叶向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上市已成定局,但目前还没到进行挂牌竞价的程度。“入市预告目的是让开发商早做准备,为推介预热。而具体的推出模式,分批上市时间和定价,我们也还在定度。”叶向忠说。
开发商反常低调应对土地争夺战
这批土地中最受关注的当数广渠路36号地。这块建筑体量90万平方米,位于三环边的完整土地早就是众房企眼中的“肥肉”。去年几次传入市却终没露面,已让跃跃欲试的开发商饱受煎熬。而令记者疑惑的是,面对“地王”入市信息,开发商却显示出反常的低调。
去年记者曾就此采访富力和顺驰。由于实力背景及多次拿地表现,他们早被认为是“地王”主人的大热门。当时谢强曾斩钉截铁地说“一定参加竞买”,并表示对该地块跟踪了很久,并做了调研、测算和方案制订。但9日采访中他却委婉表示,自己最近一直在外忙碌,对公司迎接“地王”入市的进展不太了解。
荆宏的反应也令人费解。此前他曾热赞“地王”,并表示密切关注。但9日的采访中他不再多说,只表示“公司假期尚未结束,此事暂无动向”。
采访其他实力房企的情形也大致如此,多数老总避而不谈“地根”话题。即便是去年的上市骄子,25.6亿元高调拿下清河地王的华润置地也因“土地储备多少涉及商业机密”而未透露拿地打算,公司副总谢骥仅表示对“地王”会“积极关注”。
业内解读“地根舒缓、反响冷淡”成因
对此次土地供应放量,有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之一是去年土地供应不平衡。另外,“今年房价预期还有10%到15%的上涨空间,政府也在试图用适当放开土地供应的方法进行调节。”北京中广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策划总监温立鹏预计,今年土地供应总量会比去年稍高,住宅方面的供应量将增加,商业用地将减少。
如果说政府有意舒缓土地供应,算是开发商“地根博弈”的一次胜利,那么后者缘何表现得如此低调?地根真的不再重要?温立鹏说,“就我所知,这些地块仍受到众多开发商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地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会低。而最有可能获得‘地王’的开发商,还是传统的大牌房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开发商的低调仅是表象。“受到宏观调控影响,今年地产行业面临洗牌形成新格局,开发商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各家都在承受不小的压力。而对今年推出的几个热门的大地块,各房企也在紧张谋划,极有可能要组建拿地联盟。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们表现出异常谨慎和低调,也在情理之中。”(杨舒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