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7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以探索无限而清洁的核聚变能源为目标的EAST超导托卡马克已完成部件装置,进入系统调试阶段,近日正在进行降温试验。
据专家介绍,该装置预计7、8月份正式进入放电运行实验,届时如能成功完成放电实验,合肥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此类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并能实际运行的地方。也就是说,中国将率先建成新一代“人造太阳”。
地球上的石油、煤等能源耗尽后,人类靠什么生活?科学家们开始把梦想变成现实。据介绍,从海水中提取氘(dāo),使其在上亿摄氏度的高温下与氚(chuān)产生聚变反应,1升海水里提取的氘,在完全的聚变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释放的热能。专家说:“如果发明一种能够承受上亿摄氏度高温并且能够控制氘和氚聚变、稳定持续输出能量的装置,那就相当于发明一个‘人造太阳’,给人类提供像太阳一样无限清洁的能源,而海水是用之不尽的。”
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承载起科学家们的梦想。从199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历时3年多建成中国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使中国成为继俄、法、日之后第四个拥有同类实验装置的国家,实验中最高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摄氏度,并获得可重复的大于300秒的等离子体放电。从2000年开始,科学岛上的专家们在HT—7的基础上,开始建另一个更大型、代号为EAST的新一代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
EAST从2003年开始进入总装。该项目总负责人万元熙研究员介绍说:“如果按期完成放电试验,那EAST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的具有非圆截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不过,我们的花费却只有世界上同类装置的1/15或1/20。”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近3亿元。
“这个装置的研究成果,对即将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的工程技术和物理基础研究方面将有重大意义。”万元熙说,“ITER计划是一个大型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由于ITER的核心装置也是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所以我们的EAST被同行们称为‘小ITER’”。(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