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一月二十五日电(记者 刘长忠)春节的临近,市场旺消,商家美的偷着乐。为避免消费者落入不良商家精心设计的节日“促销陷阱”,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春节购物五种“便宜”要不得,严防商家欺诈。
一是虚假打折。部分不良经营者利用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采用先提高原销售价再打折的方式,向消费者“虚晃降价一枪”,用虚假打折的方式欺骗消费者。结果消费者在购买后才发现,这些商品没打折也只卖这个价钱。
二是虚假“特价”。以“特价”为饵,吸引消费者上钩,借机将劣质或“三无”商品夹杂其中,兜售出去。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质量问题再去找人时,就有可能发现商家已人去柜空。而且,说是特价,有些商品可能从没卖过,商品的原价根本无法查证。
三是 “买一送一”,迷惑消费者。实际上赠送商品,并不是与所购买商品相同的商品,而是买大送小,买好送差。
四是用“清仓处理”,掩护次品出手。用清仓处理的方式,用残次品鱼目混珠,把残次品掺杂在清仓处理的商品中,掩护次品商品出手,坑害消费者。
五是反季销售大减价。这种陷阱,商品易过保质期,经营者逃避法定责任,放置时间长,不易发现商品质量问题。有些消费者图便宜,喜欢购买反季商品,留待应季时使用,要长时间放置,消费者也就不易发现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等到消费者真正想使用时,商品都已超过了保修期限,这样,即使使用了不长时间就出现了质量问题,也不能得到良好的“三包”服务。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销售旺季,要坚持理性消费,货比三家,不要轻信宣传,不要图便宜,贪低价。在购物时,要算一算到底是不是真的合算,权衡之后再做出购买的决定,以免误入商家旺季消费陷阱,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