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而服装不仅反映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反映社会政治文化诸多现象。自1949年以来,中国民众服装尤其是城镇民众服装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民俗、宗教、伦理、社会风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发展变化,反映着中国民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趣以及对时尚的不同理解和追求。对5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他们亲历了服装的变化,每一种款式、每一个变化都留下深刻的记忆。
50年来的中国城镇民众服装大势扫描
1949年前,中国城镇男子着装通常是长袍马褂,妇女服装多为旗袍或者中式短装配长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城镇民众的服装表现为新旧交替、多样并存。
新中国成立初期,列宁装、“布拉吉”、“毛式服装”颇为流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无不以苏联为模式,苏联服装也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穿列宁装、留短发,外观干练、飒爽英姿。除外,仿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乌克兰”式衬衣、“布拉吉”也多有流行。
同样,受革命的感召和对共产党干部的崇敬,中山装引起一些青年学生的追捧。继之各界人士竞相效法,很多人改穿中山服或军便服。干部服的色彩多以蓝、黑、灰为主,彰显艰苦朴素的时代风气。具有象征意义的是有人把西服穿在里面,外罩一件干部服,这可以说是时代精神的“极致”。因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多喜欢穿改良中山装,所以外国人常常把它叫“毛式服装”。
1949年以后,生产领域的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提高,着工装成为一种荣耀。又由于国家经济处于低水平待发展阶段,因而艰苦朴素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时代风尚。绝大多数民众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拮据生活,但逢年过节总会做身新衣服,至少也会换身干净的衣服。
上世纪50年代,棉猴、绒衣裤是城镇民众习见的服装。男子穿西服的风气也因为传统长袍不适合现代生活的节奏而再度兴起。这一时期,人们多穿手工制作的布鞋。另外,前后挂胶、以草绿色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胶鞋”,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穿用而得名“解放鞋”,成为这一时期城镇民众广为使用和喜欢的鞋型。碍于经济水平,皮鞋并不多见。
十年“文革”时期,开始了“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军便服时代。文革时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除红卫兵外,工人、农民、教师、干部、知识分子中相当一部分人也穿起了军便服。服装市场也开始出售草绿色上衣和裤子。由此,开始了“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军便服时代。这一时期,服装的等级意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意识。在原有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风尚中,又增添了浓烈的革命化、军事化色彩。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行业呈现了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的特点。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思想解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追求新异的审美心理日趋成熟。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
50年来中国城镇民众服装变迁的六大特点
在我国,服饰作为社会生活领域中最直观的物质文化现象,从来没有超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外,它的发展变化相当程度受到这些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大体可以说,50年来城镇民众服装变迁呈现出以下特点。
(1)服装的色彩、形制以10年为流行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阶段性特点在80年代之前,基本以10年为“流行”周期。比如,50年代的苏式服装,60年代的中山装、制服热,70年代的“绿色海洋”……80年代以后,流行逐步与世界服装接轨,长则三五年,短则几个月,服装便可以形成一个流行周期。
(2)“票证经济”下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民众衣着可以折射国家的物质水平和综合国力。1954年,全国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三年困难时期,棉毛衫裤、线衣、线毯、毛巾被、绒毯、浴巾、床单、毛巾、袜子、汗衫、背心、人造棉布、麻布、蚊帐、枕芯、枕套等纺织品,一律凭票供应。靠票证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政策,极大地限制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消费。与此相适应的是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
(3)“补丁”服装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提倡的优良作风。反映在穿着上是以朴素为中心。当衣服穿破时,常见的做法是在衣服的破损处打补丁,缝上一块颜色相宜的布,继续穿用,这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和经济水平低下的国家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
不仅如此,在20世纪中期,身着补丁还是思想革命与进步的象征,甚至也是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4)城市民众的服装沿着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广大乡村这一路径扩展,从而影响全国,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城市自古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而城市民众的服装始终引领着中国服装的发展潮流。长期以来,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交互影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风格和特点。但总起来说,汉民族文化不断地渗透和影响着其他民族的衣、食、住、行。汉族服装对境内的城镇少数民族服装影响颇大,基本形成了汉族服装为主流形式这一通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装趋势或风格,沿着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广大乡村这一路径扩展,从而影响全国。还需强调的是,这一特点相当悠久,并不是近50年才有的。
(5)文化对着装心理、审美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理想服装形象的认同受中国文化内涵的制约。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非常讲究体面、传统,要求服装式样端庄、大方,不愿标新立异,色彩不求鲜艳跳跃,崇尚和谐含蓄之美。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城镇各阶层民众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追求服装风格整体统一。这种单一化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并被人们所默认。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人们的着装心理,决定了着装的保守性以及对新款式的认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一特点才有所突破,“时尚”“个性化”才成为人们着装的重要因素。
(6)服装的“革命”范式:服装曾是革命的表征,是革命的一部分。中国服装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总括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服装带有相当浓烈的“革命”色彩,与政治生活中的革命话语、革命范式等同一致。苏式服装与中国传统服装相比,虽然有新异的成分,但更多是作为革命的象征、作为对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的拥戴而形成的时尚。“文革”十年,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旗袍、布拉吉、西装等成为封、资、修的象征,被军便服取代,这更明显地标明,服装是革命的表征,是革命的一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意识形态“左倾”思想获得纠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趋于正常,服装的革命色彩一点点褪却,代之而来的是时代的五色斑斓。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服装演变趋势
近二十多年,中国城镇服装还表现出时装大众化趋势。其突出表现是各种名牌时装走入寻常百姓家。世界时装舞台与中国时装几乎同步发展,同步流行。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征:
●流行的国际化趋势。服装的国际性流行已成为世界各国服装发展的一项基本法则。世界服装走向中国,世界也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世界顶尖级设计大师在服装设计中,常常借重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符号和要素。如旗袍的理念、汉字之美、对称的审美标准等。
●风格的中西合璧。中西合璧的服装风格产生于19世纪末。随着西方审美观的流播,人们对待新事物、新观念已变得更加宽容。多变、时髦、表现人体美的服装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潮流,迅速得到人们的认可。
●与自然相和谐。近一二十年,中国服装同世界服装一样走上了一条追求自然美之路。和谐表现在色彩上是自然原色成为流行色调。另一个特点则是利用天然材料制作服装。由此真丝、全棉、亚麻等服装大行其道。
●民族化与大众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习惯和特定的民族服装。一直到今天,中山装和旗袍都是东方服装和西洋服饰的融合典范。它展现了中国民族服装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孙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