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3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执行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昨日返回青岛码头。远航297天,行程43230海里,创下16项之最。
收获超过预期
在“大洋一号”展示的样品中,有一块在印度洋获取的热液硫化物烟囱体和热液活动区生物样本,它重约48公斤,长70厘米,充分反映了海底热液喷口的典型特征,这是我国首次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完整样本。据了解,海底热液硫化物中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周围的深海生物具有独特的基因,应用潜力巨大。
“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取得了大量各类样品。”首席科学家郭世勤介绍,利用这些样品可以进行三大洋中脊的对比研究,找出硫化物形成的环境条件,为今后全面开展海底热液硫化物的调查研究打下基础。此前,我国还没有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样品,这阻碍了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在有了样品,将加快这方面的研究进程。
“另一项重要成果是在东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探测到明显的热液异常。既然是异常,就是还没有证实它是活动热液喷口,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来发现实实在在存在的热液场。”郭世勤说,“这一发现为今后寻找海底硫化物资源指出了方向。”
展示中国形象
“大洋一号”主动利用靠港的机会,宣传我国开展大洋考察的意义,当起了民间大使
考察过程中,“大洋一号”曾停靠密克罗尼西亚的波纳佩、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南非的开普敦和新加坡进行补给,所到之处都受到中国使领馆和当地华人华侨的热情接待和帮助。船长陆会胜说:“我们虽然远离祖国,却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此期间,适逢我国政府海洋代表团访问牙买加,部分考察队员和船员代表随同代表团拜访了位于这里的国际海底管理局,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南丹先生率管理局秘书处全体成员登船参观,并对中国政府在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
合作迎来共赢
东太平洋考察中美双方合作;印度洋考察中美德三方合作;百多名队员全程合作。
这次环球科考后半段的主要任务是考察热液区。海底热液区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也就是海洋板块扩张的地方。到目前为止,全球发现了140多个热液点,但没有一个是中国人自己发现的。在热液研究方面,中国才刚刚起步。
“国际合作是必由之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能够加快中国大洋中脊热液硫化物考察步伐,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郭世勤说,“这次考察,既有国际合作,也有国内合作,可以说是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使中国的深海研究队伍得到了一次极好的锻炼,特别是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现有条件海底热液硫化物的调查方法,为下一步的考察打下了好的基础。”
国内合作,是说全程先后有100多位国内科研人员轮换上船,他们分别来自20多个科研机构和高校。国际合作,是指东太平洋考察的中美合作和印度洋考察的中美德三方合作。中方首席科学家为郭世勤,外方首席科学家为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林间。两位德国科学家,则来自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武卫政)
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创下16项之最
-历时297天,创我国海洋科考史上时间之最
-穿越三大洋,创新中国海洋科考范围之最
-航程计43230海里(合8万多公里),创我国海洋科考里程之最
-参加科研人员120位,来自国内27个单位和部门,创历次科考人数之最
-第二航段海上连续工作64天,创单航段时间之最
-连续两个航段长达113天人员没有下陆地休整,创人员连续在船时间之最
-第一、二两个航段中间未进行任何食物补充,创无食物补给时间之最
-可视浅钻有效作业107次,创调查设备取样次数之最
-成功地回收放在海底的两套锚系设备,创获取海底长时间连续观测数据之最
-电视抓斗在3500米海底连续工作7个小时,连续抓了13次,创设备在海底工作时间之最
-获取三大洋的硫化物、玄武岩、辉橄岩等样品,创获取样品数量、种类之最
-观测到具有热液喷口明显特征的成群的海虾、海葵、蠕虫等,创获取极端环境下生物样品之最
-发现热液喷口浊度异常,同时观察到具有热液喷口明显特征的生物景观,创中国海洋科考发现之最
-主机连续工作5700小时无停车故障,创船舶动力保障之最
-动力定位使用245次,累计工作900余小时,有效配合调查作业241次,创历年单航次船舶操纵之最
-所有考察项目均超额完成,创完成考察工作量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