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百度搜索“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相关网页已达97.8万,10天前,这个数字不过才1660。在“今日电影排行榜”上,《无极》第三,“馒头”第一。在百度热门搜索前50名中,“馒头”上榜12天位居24名,超过上榜100天的“无极”(37名)。
这实在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一边是号称投资3.5亿元、仅宣传经费就超过亿元的“巨片”;另一边,是完全由个人完成,从构思到制作不到10天时间的20分钟网络视频短片。制作者胡戈说,做这个东西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同时也是为了练习视频处理技术,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借用了电影《无极》中的人物形象和影像资料,重新赋予人物不同的身份,如娱乐城总经理,模特,城管小队长,谈判专家,逃命牌运动鞋代言人等,颠覆原有情节,重新剪辑、配音,用央视某法治专题节目的模式,演绎了一起无厘头风格的杀人案件侦破过程。有网友说,是在看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后,才好奇地去看了电影《无极》。
追捧“馒头”的网民们,为这部短片制作了宣传海报,创建了帖吧、QQ群、官网,还给自己的群体取名叫做“馒头饭”。最早提供这部短片下载的“影视改编技术论坛”,自1月1日提供下载后人气激增,现在成了“馒头”的官方网站。以至于31岁的胡戈自己都觉得不敢相信,感慨:“我很困惑。我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所有人联合起来逗我开心呢?”
其实,网络上像这样带有恶搞、反讽、解构性质的东西并不少见。诸如多版本的奥运吉祥物、大清国新闻联播等。文化记者王小峰认为,人们会用自娱自乐来解构和嘲讽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娱乐,这给“那些端庄的艺术工作者提出一个挑战,你们,不是惟一掌握艺术话语权的精英。”
一位“馒头饭”直言:“这是在互联网上才会出现的奇迹。”相对而言,网络世界审查少、限制少、传播快,可能被有限屏蔽,却不可能被完全控制。技术上使网络使用者的个人表达成为可能,而且能使有相同感受的个人迅速集合起来。
在出版社任职的杜编辑说:“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社会中,‘民间’是一个消失了的概念,只有官方、组织、主流,而极度缺乏个人的表达,哪怕这种表达看起来没有所谓的价值或意义。这种表达的意义首先在于有无,其次才在于表达了什么内容。”
互联网的发展,使“民间”浮出水面。
这些天里,和“馒头”一样火爆京城的,还有郭德纲的相声。在哀叹相声衰落的话题不绝于耳的今天,被誉为“草根名角儿”、“民间相声”的郭和他组建的“德云社”的表演,却一票难求。与一般相声演员不同,郭不属于任何文工团组织,也很少在电视、晚会上露面,除了坚持让相声“回归剧场”外,他们最重视的传播渠道是网络。德云社有专门的网站可以下载他们的相声段子。事实上,很多人都是在网上听了后找去剧场的。
去剧场看过郭德纲表演的刘锦觉得,他的相声并没有太多针砭时弊的大主题,但是那些抖包袱的地方,就是能把你逗笑。
郭本人在一次接受采访中曾谈道,“好多人把相声当新闻联播那么弄”。在他看来,相声没有教育人的功能,“相声就是一种娱乐形式,你进剧场就是找乐来了,你出剧场该干活干活、该还债还债去,相声不是救世主。”
“仅仅就是娱乐”———这也是北京一群博友自编自拍自导自演的电影《小强历险记》的精神。一位参与者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字:‘玩’。”这部号称是零专业、零职业、零意义、零票房的“博客电影”,并不为寓教于乐,只是“在这个大家都活得又吃力又郁闷的年头,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做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儿”。
一个网名叫“小小馒头”的“馒头饭”,在胡戈“我很困惑”的发言后跟帖:“依我看,无极就是想置入太多的元素,结果弄得无法驾驭,成为了一部电游真人版。我希望胡戈下面的作品也能带给大家简单的快乐,具有出人意料的创意。”
在受了过多虚妄的“意义”“价值”的教育之后,在被导演指挥的何时鼓掌、何时发笑的电视晚会倒尽胃口之后,“简单的快乐”反而难求。
这大概就是这些作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它们带来的快乐简单,纯粹,然而真实。(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冯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