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6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指出,中国公布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修正2004年GDP增长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调整2004年中国的GDP总量至16万亿元人民币,比原来增加了2.3万亿元,增加16.8%。这令全球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们大吃一惊。国外主流媒体大都认为中国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改变全球强弱秩序。对此中国官员则保持低调,认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因为此次经济普查数据调整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而学者则认为,GDP修正对有助重新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并对未来经济政策有影响。
外界反应一波连一波
更令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1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又公布了从1993年到2004年的GDP增长速度的修正结果。除了1998年没有变化之外,其它所有年份的经济增长幅度都提高了。增长幅度最高的是1993年,为14%。2004年的增长幅度为10.1%,比原来的9.5%高出0.6个百分点。按照修正资料,在1979~2004年的25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比人们先前知道的提高了0.2个百分点。
文章提出,面对中国这一天多出超过一个欧洲国家(如丹麦),或者一个亚洲国家(如印尼)的全年产值的GDP,全球将会以何种心态来迎接中国的这次重估呢?
12月2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无可避免地将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布莱尔认为中国经济将成为推动“一切”的主导力量,包括油价上升和物价上涨。
从12月20~23日,短短四天时间,国外主流媒体几乎一致地从世界经济格局的高度剖析中国GDP的修正。美国彭博新闻社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信号。“亚洲国家肯定清楚这一切,不论是福是祸,表明中国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该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将成为该地区的政治中心。文章还预测中国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改变全球强弱秩序。”
中国的这次重估,在引发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部份西方学者坚持认为新经济普查报告进一步说明中国已不再是那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正在成为新的经济超级大国。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修正GDP后的中国经济实力的这幅新图景更为乐观,可能引发美国发出要求中国大幅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呼吁。批评者称,人民币汇率目前被控制在一个使中国得到了不公平贸易优势的水平。潜台词是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过程中,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经济基本面未根本改变
中国对GDP核算中总量和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并修正1993年以来历史资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不过,美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的A.G.埃德华滋公司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帕特里克.费伦认为,新兴经济体在统计方面都是这样,并不妨碍专家对中国经济的了解。费伦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没有变化,只是比过去估计的要更强。
文章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指出,英国和法国2004年的GDP总量折合美元,英国是21,330亿元,法国是20,463亿元,排第四、第五位。中国这次调整以后,从16,537亿美元,调整到19,317亿美元,虽缩短了差距,但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与法国和英国相比还是存在距离的。
重估对宏观政策的影响
统计资料是经济学家分析工作的依据和根基,如果资料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那么过去做的很多细致的结构性分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经济学者袁钢明指出:GDP修正不仅对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有很大影响,而且对经济政策也有很大影响。
第一个问题,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这两年一直在争论,投资率真的达到了那么高,消费率真的降到那么低吗?这几年中国经济运行及市场机制功能发挥情况比前些年好得多,扩大投资的政策力度减弱,消费明显上升,投资和消费比例应当得到改善,但是资料表现出来的情况反而更加不合理。我们无法解释,以为是投资和消费的统计分类出了什么问题。现在看来,这几年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收入及消费支出漏报,是造成投资和消费比例资料不合理程度加重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问题,资料变化造成的经济结构变化,对未来有关结构调整方面的经济政策影响特别大。近两年宏观调控和中长期发展政策对能耗问题很重视,最近国务院刚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文件,有关部门把节能问题提高到居于所有问题之上的首要位置,都是以能耗过高、能源使用效率下降的资料为据的。政策部门对能源使用情况如何判断,直接关系到产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产业发展及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新资料改变了对能耗程度的认识,因而也会影响到政策的力度。
第三个问题,新资料会影响对收入分配状况的认识。新资料将使城镇就业者和收入水平提高,这次普查把城镇居民收入调高以后,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拉大到1:3.2,新的资料将使这一差距进一步拉大,矛盾会更加尖锐,宏观政策的压力更大。区域经济差距可能会扩大。
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则认为,过去的统计数字虽然对GDP的估计偏低,但还是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总趋势,只是在统计数量上存在一些误差,并没有对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重新估计,对中国经济基本的判断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环境的估计并没有因为这次经济普查的结果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些重大问题都没有因为经济普查数据调整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所以,大的经济政策仍不会改变。(暮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