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三日电 中国能源资源匮乏 可再生能源渐受青睐
中新社记者 赵胜玉
随着世界能源紧缺,能源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作用日益凸现。专家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首先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实际需求。
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传出的信息表明,总体来看,中国能源资源少、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和环境污染重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积极采取法律手段和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意义和作用重大。
目前,以小水电、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还不够大,二00三年只有约五千二百万吨标准煤,仅占全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百分之三。但是,从目前各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势头和国家指定的规划目标看,中国在二0二0年有可能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提高到全国依次能源总消费量的百分之十。另据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测算,在今后二十至三十年内,中国具备可利用条件的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资源量预计每年可达到八亿吨标准煤,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如果国家政策给予有力的支持,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事业还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其利用量在全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真正成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保护大气环境的迫切需要。
化石能源的消耗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中国约百分之九十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百分之七十的烟尘排放来自与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造成的酸雨、呼吸道疾病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又是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如果中国在二0二0年达到国家确定的可再生能源规划目标,将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它所替代的化石能源将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硫约三百六十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五亿吨。
第三是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国八亿多农村居民的六成左右仍然主要依靠直接燃烧秸秆、薪柴等生物质提供生活用能不仅造成严重的室内外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还造成植被破坏,威胁生态环境。同时,全国还有约两万个村,约八百多万农户、三千多万人口没有电力供应,远离现代文明。因此,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解决偏远地区居民基本电力供应,不仅可以实现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优质化,还有助于减少林木砍伐,实现发展农村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
为了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克服目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法律和政策障碍,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二00五年二月通过,二00六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孟复在论坛上发言指出,去年,全国人大筹备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一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都有大的发展。
专家指出,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表明了国家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能源结构,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快速增长形势下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