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到什么程度?从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亲身体会中也许可以管中窥豹。"各种各样场合,我加起来投了差不多80份简历,到目前为止,一共只有2个面试,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南方某大学一位金融专业研究生这样告诉记者。
连新西装的纽扣都挤掉了
"今年工作真的很不好找,双选会人多得要命,招我们专业的企业也不多,我们大部分都是直接和企业联系,但目前似乎班里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广州一所大学传播系的一位大四学生小聂这样告诉记者。他们系里把广州大一点的广告公司和其他可能需求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名录做成了小册子,每个学生发一本。
"没办法,很多人就只好考虑考公务员、出国或者考研了。"小聂的班里有80人,他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打算出国,四分之一的人打算考研,还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报考了公务员,"不过大家考公务员都不过是尝试一下而已,那个太难了,就像中奖一样。"
小张的同学里考研的比例甚至更高一些,他猜至少有三分之一。小张是中部城市武汉一所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生,她给记者讲述了一次参加双选会的经历,"到了那里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人山人海。不算大的地方,居然挤了2万人。稍好一点的单位要不招聘人员根本就没去,要不就排长队,投一份简历得好几个小时。有一个同学穿了刚买的新西装去双选会,结果居然把扣子都挤掉了。"
在许多人眼中,那些在跨国公司实习的毕业生是幸运儿,而三个月来一直在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实习的张祥并不这样想,"现在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实践经验,我希望能够留下来。不过,公司里像我这样的实习生有10个,最多时有20个。按照以往的经验,能留下来的很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已经和我讲过了。"眼下他只能一边实习一边找工作。
"今年的就业形势的确很严峻,"南方某城市一所大学的一位辅导员老师告诉记者,"网上各个学校公布的动辄80%、90%的就业率都是假的。基本上到大四学生毕业前两个月,也就是5月份,就业率能有个50%就不错了。不过到了9月份,也就是暑假过后,往往当年毕业的学生就业率就达到了80%以上。"
把公务员考试都考遍了
在许多人眼中,学历越高就业之路也就越平坦。然而在"待字闺中"的研究生们看来,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
"我们这一届的研究生是最惨的,本来就是第一届扩招的研究生毕业,又赶上研究生学制改革,两届学生一起毕业。人多了企业挑得很,我们去投简历,人家一看不是名校的,根本就不感兴趣。"小邓是深圳一所大学金融系的研究生,班里一共有15个人。他所说的学制改革是指2004年启动的研究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当时率先启动改革的都是名校。
"我们班到目前签约的只有一个人,隔壁班也一样,整个研究生院文科学生都差不多,理科的会好一点。大家都说文科学生就业面广,机会多,其实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反而是理科学生目的明确,找工作容易一些。"小邓这么抱怨,"我们把公务员考试都考遍了,国家的、广东省的、广州市的、深圳市的、人民银行的、证监会的,能考的都考了。大家都知道希望不大,也就试一试。"
名校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我们情况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双选会投简历也没什么效果,我各个现场招聘会投了三四十份简历,到目前为止也没几个面试机会。"小刘是武汉大学即将在2006毕业的8000多名研究生之一,他的班里有27人,到目前为止签约的也就一两个,而前两年这个时候好歹也有30%以上。
"现在企业变得理性多了,以前只看学历,现在很多银行招人根本就不要研究生。我投了十几份简历到银行,基本上囊括了所有大一点的银行,就没有一个面试,我们大家都猜是因为我们年龄太大了,因为班里有两个年纪小一点的女生就去面试了,尽管也没下文。"小刘说。
"原本我还想留在深圳或者广州,现在啊,根本无所谓了,能在珠三角地区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有时候甚至觉得连回长沙都愿意,病急乱投医啊。"广州某学校财务专业一位年龄偏大的研究生这样说,而此前他根本没有考虑过回家乡湖南工作。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黄立锋/董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