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3日电 据新华网消息,根据上海银监局22日公布的数据,在“楼市已冷、股市未热”的经济背景下,今年前11个月,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新增1311.64亿元,同比多增461.63亿元。平均每月有119.24亿元人民币潮水般涌进银行。
统计还显示,截至2005年11月末,上海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2%。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817.79亿元,同比增长17.66%,今年以来新增2639.76亿元,同比多增592.69亿元。统计同时表明,企业存款今年以来虽新增589.62亿元,但同比少增125.53亿元。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给老百姓的理财方式和银行的业务结构带来的变化,在年终时节终于以精确的数据显示出来。上海银监局的人士也分析指出,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尤其是人民币储蓄)呈稳步增长态势,主要是“受加息、股市不景气、楼市转淡、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存款总体增幅趋缓,“主要是由于银行总体信贷增长趋缓,导致派生存款大量减少”。
而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信贷增长的明显趋缓。根据上海银监局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末,上海中资商业银行(含农商行)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余额4088.74亿元,虽然比年初增加604.99亿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少增290.80亿元。
这种“宏观调控下”的信贷增长走势,在上海“信贷全局”中也有数据印证:统计显示,到11月底,上海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581.85亿元,同比增长13.49%。虽然,今年以来新增1549.65亿元,但同比少增55.72亿元。(黄庭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