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党报评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个重要新起点

2005年12月21日 06:45

  中新网12月21日电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通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了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家底”,全面掌握了反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大量基础信息;初步建立了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反映出中国国内生产总量(GDP)和三次产业结构有较大变化。

  文章说,通过这次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了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家底”,全面掌握了反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大量基础信息。通过这次经济普查,初步建立了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经济普查的所有基层原始数据,经层层审核、严格把关,现在都已进入国家数据库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全国数据汇总,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加工出按地区、行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等分组的各种数据,内容极其翔实而丰富,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社会财富。

  文章说,为了及时维护更新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国家统计局、中央编办、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已经联合制定了《全国基本单位名录更新制度》,要求县及县以上各有关部门从2006年起,每半年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一次新增、变更和注销的单位名录资料,使之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全面、查询方便和运行安全的“活库”,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文章指出,这次经济普查结果反映出中国国内生产总量(GDP)和三次产业结构有较大变化。利用普查资料核算的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多出2.3万亿元,增加16.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构成,由年快报的15.2%、52.9%和31.9%,变为13.1%、46.2%和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年快报高出8.8个百分点。在全国GDP总量高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就高出2.13万亿元。主要是通过经济普查,补上了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的漏统部分,同时也挤掉了第二产业中规模以下工业的“水分”,使中国的经济总量及其构成更符合客观实际,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文章同时指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正确对待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

  一是,实事求是地对待普查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是我们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统计数据有其科学性、客观性,是对历史真实的记录。中国经济社会活动错综复杂、丰富多彩,发展日新月异,要彻底查清是不容易的。但大规模的经济普查毕竟比常规统计要全面、深入得多,因而也更加准确一些。故此,要尊重这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数据发生的变化,要全面认识和正确对待,并以此作为新的起点。

  二是,正确看待经济普查后GDP总量的增多。利用经济普查资料测算的2004年GDP总量比年度初步核算数多了一些是正常现象,国外也常常有这种情况。更要看到,即便是调整后的GDP人均水平中国仍排在世界第100多位,我们还有许多困难,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远远没有改变。

  三是,正确看待GDP。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总量的综合性指标,也是目前为止国际上通用的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我们要重视GDP,在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中进一步做大GDP,但不能盲目地、一味地追求这个指标,更不能使其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政绩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发展,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切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进一步完善统计体制、制度和方法。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增加了做好统计工作的难度,也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统计体制,深化统计制度改革,改进统计手段,充实统计力量,健全统计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渠道,特别是规范、健全第三产业和规模以下经济的统计工作。统计部门要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执行统计法,不断提高统计质量。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要更加关心支持统计工作,切实维护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和统计数据的客观性、权威性。

  文章最后强调,经济普查获得的数据资料,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都提供了宝贵的基础信息。同时,也为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将经济普查资料作为进行2005年国民经济核算、总结“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编制“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计划的基础。

 
编辑:邱观史】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