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份侨刊乡讯,满足海外同胞渴望深入了解家乡的愿望,被称为“集体家书”、“报告乡音的喜鹊”;侨胞们收阅它,如同“大水牛大夏天在大树下大口喝水”那样畅快。12月17日至18日,中国侨联侨刊乡讯工作会议在“中国第一侨乡”广东江门市召开,100多位与会者在一起交流经验。走过近百年风雨的侨刊乡讯,正在经历一场嬗变——
作为我国侨乡特有、面向海外乡亲的报刊,1909年在广东台山创刊的《新宁杂志》是第一份,目前仍在出版,这在中国报刊史上也属罕见。而广东省有八九十年历史的侨刊乡讯不是一家,而是一批,江门市共有正式刊号的侨刊乡讯79种。目前,全国仅侨联系统的侨刊乡讯就有200多种,每年向海外发行100多万份,成为重要的民间对外中文传媒群体。
乡闻家讯 不变的需求
侨刊乡讯说家乡事,谈家里事,报道一村、一乡、一县(市)、一地的风土民俗、人文地理、历史掌故、邻里生活,大至家乡新貌、经济建设、投资信息,小至婚丧嫁娶、升学就业、祝寿建屋、出国定居,还有族群精英、家乡美食、姓氏寻根等。有的新闻很小,甚至只是小花絮,却为海外乡亲所挚爱。有的读者说,看到新寄来的乡讯,就像回了一次故乡。有的侨亲把它装订成册放在中餐馆,都被大家翻烂了。
这些报刊把海内海外紧密相连。有的在招商引资中立下汗马功劳。广东鹤山市地处偏远的云乡镇,过去工厂、企业几乎等于零,现已引进30多家企业,其中就有《鹤山乡讯》的贡献。台山市《宴都侨情》2003-2004年发起或参与倡办公益项目11宗,涉及金额1500万元。不少侨刊乡讯还帮助侨胞找到了祖地亲人。
“三味” 万变不离其宗
一个问题引起与会者的深思:随着老一代华侨华人逐渐淡出舞台,在海外出生、受西方教育的华裔新生代,对家乡的了解、认同已不如老一代那么深刻,对侨刊也不那么感兴趣了。侨刊乡讯怎么办?
中国侨联副主席李本钧认为,尽管传统读者减少,如果我们积极作为,紧跟华人社会变化,可以发掘更多的潜在读者。他认为,侨刊乡讯作为“集体家书”应该具有“三味”:侨味———反映侨界心声,维护侨界利益;乡味———有别人不能替代的地方特色;家味———既然是“家书”,就不能板着面孔说教。
如今,各地侨刊乡讯在栏目设置、报道选题上,正在“变脸”,从过去“我报道什么你看什么”,调整为“侨胞需要什么我就报道什么”,努力满足海外乡亲从实用到心灵的需求。有的侨刊乡讯尝试把家乡信息送到每一个海外乡亲的电子信箱中,方便他们阅读。台山市今年开通台山侨乡网,把34家侨刊上网。
理念与手段 求新求变
与会者认为,侨刊乡讯的海外读者中的华裔新生代和新华侨偏少,主要问题是我们与他们的联系少,对他们了解少。其实,这个群体教育程度较高,许多人已离开华人传统的生活区唐人街,职业遍布各个行业,其生活状态、价值观念、阅读习惯也发生很大变化。了解他们的状况、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内容与编排,引入现代传播理念与手段,才能吸引他们。
目前,珠三角各县市的侨刊乡讯已普遍改、扩版。在印刷方面,许多已改为国际通行的全彩色、大16开本,版式设计富有时代感。有的还把目录、重点文章译成英语,以便华裔新生代阅读。《侨缘报》、《海内与海外》、《上海侨报》、《齐鲁乡情》、《岭南侨星》、《南华时刊》等,纷纷增加独家报道、名人文章、时尚生活、热点透视等,更多地运用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陕西省侨联主办的《华商报》虽非侨刊乡讯,但在侨界影响大,日发行达60万份,并已迅速扩充成有5报4刊的集团,今年广告等经营营业额可达15亿元。(连锦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