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9点,“新集美”号启程。10点,抵达金门水头码头。怎么这么快就到了?脑中茫然。登上码头,“热烈欢迎大陆嘉宾莅临金门参访”的大红横幅已经拉开,金门县两岸经贸文化观光发展协会理事长邵维强与几位协会会员一脸热情微笑,已在翘首等待我们。
应他们邀请,我与厦门同安成功文化促进会一行12人,于11月28日至30日至金门参观访问。
三日两夜,在金门这块神奇神秘的土地上,我们走着,看着,访问着。
看不完金门的古厝
在金门,我没有丝毫陌生感。
说着闽南话,吃着闽南风味的菜,参观着红墙黑瓦的闽南古厝,尤其到了山后村,走在王氏“十八间厝”棋盘似的古宅群中,仿佛就在自己的老家。
山后村是金门155个自然村落之一,全村住宅、家祠及学堂共18栋,全部房舍均系闽南传统二进式建筑。“十八间厝”中最精致气派的“海珠堂”里,有匾云:“明玉司马构建斯堂,北拥西山,峰峦绕舍,面临大海,波涛到门,日月升恒,朝夕凭栏望之,宛如沧海悬珠。”
古宅群建造于1876-1900年。100多年的岁月风雨,许多人事踪迹难寻,但古宅依然不改美丽容颜:泉州白石砌墙,密不过发;交址陶装饰壁面,精美典雅;斗拱雕琢,富丽堂皇;燕尾翘脊,飞扬天宇;檐顶、柱头、壁饰皆甚精致,各式石雕栩栩如生……
站在一面墙饰前,我很久不挪身,不错眼地看一幅荷花图:深绿叶,浅粉花,白仙鹤,棕色茎。这面石墙,因这几笔陶饰,活了一般无比生动,带给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悠然。
依依不舍离开山后村。在此后的游览中,常常一扭头,古厝群的飞檐就进入眼帘。金门实在有太多的古厝群落:后浦村、水头村,金门城、古岗村、珠山村、古宁头、盘山村、溪边村、琼林村……看不完呀。
有着5000年历史的金门,旧名浯洲、仙洲,东晋元年岛上有了居民,唐朝时,陈渊率12姓到此牧马垦田,唐明宗时期,浯洲隶属同安县,此后,从边陲荒陌到戍卫之地,从海盗出没的岛屿到设官驻守的要塞,历史飘摇,沧海桑田,许多人事湮灭,再无影无形,一直不曾改变的,只有那些静谧得仿佛仍在沉睡的乡村,那些让今日的我们惊叹的美丽古厝群。
看金门闽南古厝,像读一本从唐宋至今的史书,读到的是闽南人在这块土地上的坚毅和柔情。
品不够金门的安静
金门是安静的,这种静,仿佛现代文明不曾抵达的古老乡村,在几柱袅袅炊烟中,能听见柴门推开声、狗吠、鸡鸣。
在金门第二晚,也是最后一晚,吃罢晚餐才7点半。因了风大,因了白日奔波景点,大家纷纷觉得倦,便回酒店。我不愿将宝贵时光消耗在与异地一张床铺为伍中,便独自行动,将毛衣拉链拉至脖颈,随身包斜挂在肩,手揣牛仔裤兜里,一人沿酒店周围缓缓溜达。
极安静。如果水泥路上掉根针,能听见轻微声响。我一下一下悠闲的脚步声,一下一下跟着我。然后,树影,草地,水库,月光,躲在哪儿的小虫高一声低一声歌唱,旋律优美。我伸直双腿坐在水库边,看波光潋滟,水面绸缎一样一起一伏,真疑心是置身不食人间烟火之地。有多久没有享受过这样静谧氛围?有多久没有这样放松自己,让一颗在红尘中辗转的心安静下来?想起每次出游,景区人挨人,人挤人,高举数码相机,欲留一张影,镜头里,那些陌生面孔,总是不容分说闯进,避不开,逃不掉。
金门不大,面积仅150平方公里左右,2小时车程就可游遍。白日里,游览车开动又停,大家忙着上车下车,由此景转到彼景,最长坐车时间不过20分钟。金门现在户籍人口仅4万多,除了老人小孩,年富力强之人有许多到台湾岛内和大陆打拼,因而每到一处,见不到太多游人,也见不到太多当地人。
金门是绿色的。在到过的景点:翟山坑道、马山观测站、中山纪念林、双鲤湖湿地、慈堤、烈屿……皆见绿树成荫。就连古老模范街,也见两排齐整红砖民居,有一家门前种了一株欣欣向荣的榕树,所有枝条向上,绿意葱茏地装饰着拱形门。
绿色养眼。据说金门号召人工植树40多年,如今这座岛,到处是绿:树绿,草绿,连空气也似乎裹着绿。尤其绿地上,小鸟飞来翔去,在你前方一米处踱步啁啾,睁着圆圆眼看你,你走近,仿佛可以摸到鸟羽,它却飞了,并不飞远,又在你前方一米处歪着头。
这样之景,适合养身,更适合养心。
赏不全金门的风光
到金门,第一站必是参观莒光楼。
莒光楼位于金城莒光湖旁,由名建筑师沈学海设计,1952年所建,是一古城堡式仿麒麟阁的建筑,楼高三层,歇山屋顶,碧瓦朱柱,飞檐画栋。
近午时分,暖阳刚刚驱走浓雾,我们登上此楼。仔细看一圈楼后,转到三楼天台,大家放眼望一阵,便操起几架高倍望远镜。看见厦门了吗?看见环岛路了吗?莫不成,离家不到3小时,就想家?其实,不是思乡心切,是更真实感觉到,厦门金门一水相隔,咫尺相距,如此之近,真正是门对门呀。
金门游一大特色是战地观光,坑道不可不看。走进翟山坑道,像走进深深地下溶洞。花岗片麻岩中,于1961年艰难开挖,历时5年穿凿而成。坑道为A字形,分陆地和水道两部分,内建兵舍。陆地坑道长101米,宽6米,高约3.5米;水道长约357米,宽约11.05米,高8米,可容纳42艘小艇驻泊。
战争风云早就散之无形,只留历史场景让人话当年。出了坑道,抬头看见天蓝,风轻,树绿,草翠,三角梅艳火般一簇一簇盛放。导游说,我们金门人叫它九重葛。
走马观花看了双鲤湖湿地,车过长长慈堤,居然一路不停。我大叫,怎么也该留给我拍一张照片的时间呀。车停,我一人跳下,回望在上午渐消未消的雾中,长长慈堤将慈湖一拦两半。右边,一根根笔直的海岸隔绝桩隐约可见,左边,一群鸥鸟自在翔舞。
隔海与厦门相望的慈湖,是金门最大湖,是台湾著名赏鸟区。台湾罕见的鸬鹚在候鸟季节,会成群结队出现在湖面。那时,200多种野鸟汇集,一群飞起,遮一片天,一群落下,蔽一片地,鸟声响亮,是多么壮观之景。
可惜,我看不到此景。时间有限,只好留遗憾在心里,匆匆按两下快门,然后上车。
游人行程,匆匆又匆匆。三日两夜,我们拜会了金门县政府、烈屿乡公所、金门县商会,与金门商界人士就两岸经贸发展问题进行友好交流,参观了贡糖厂、高粱酒厂、金门菜刀的制作过程,品尝了金门风味蚵仔煎、面线,餐餐与众多金门乡亲围桌把盏相谈。三日两夜,乡音在耳,乡情在心。相视相看,都说,站在一起,根本分不出谁是同安人,谁是金门人。
金门因“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得名。据说,今日的金门,莒光楼上看晚霞,慈堤观落日,中正公园清晨赏薄雾,是游金门最美丽之体验。那么,只好将这份美丽体验留待下次再来时了。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黄静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