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印度利用中日当前的敏感关系大做文章,大力促进日本对印度投资。希望以此追赶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付堪报道“印度没有反日情绪。”在11月24日,日本《日本经济新闻》题为“印度总理希望日本到印度投资”的报道中,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对日本记者如此表示道。据报道,印度总理在表达扩大与日本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的愿望时表示,印度将追求10%的年经济增长率。
根据日本共同社的英文报道,印度总理称,印度没有“反日情绪”,也没有源于殖民统治或战争的对日本的不信任。辛格总理还表示:“令人遗憾的是,印度希望的投资尚未到来。”
辛格“看重”中日经冷
印度总理显然认识到,日本对所谓的“中国的反日情绪”很敏感。根据11月初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的日本制造业者海外经营报告显示:在2005财年,日资除在中国出现明显退步之外,对在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营表现都有所提高。
该报告还显示,中期内(今后3年),印度被认为是排在中国之后的“最有前景的投资地点”,首次超过泰国,位居第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5年度投资报告也显示,跨国企业的51%认为印度是“有希望的投资地点”。这一比率也仅低于中国,居第二位。此外,印度2004年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资约为53亿美元,尚不足中国吸收海外直接投资的1/10。
不过,印度总理对中日的“政冷经冷”显然看得过于严重了。其实,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的这份“日本制造业者海外经营报告”也表明,仅有10%的日本企业认为在华投资受到了影响,至于对公司未来商业计划的影响,96%的受访日本企业表示不会改变在华运营计划。
对此,日本媒体也看得很明白。《日本经济新闻》就对印度总理的话解读道说,“辛格总理表示强烈希望日本对印度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不妨认为,辛格总理讲话的目的在于,利用印度的对手——中国同日本之间的关系发生摩擦的机会,重新促进日本的对印投资,而日本的对印投资额远不及美国、欧洲和韩国等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印度通过接近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追赶迅速崛起的中国的狡猾战略”。
印急需大量资金
“根据以往的观察,印度和中国的增长模式不一样。其发展更侧重内部的积累。它吸引的外资和中国沿海一个省的规模差不多”,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戴永红教授介绍,“印度在引资上一直显得不像中国那么急迫,但同时它利用外资的政策经验却很成熟。在50年代,尼赫鲁就曾引进外资来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当实行印度的‘五年计划’后,印度又开始限制外资流入。比如IBM在70年代末屡受挤压,不得不于78年撤离印度”。
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印度问题专家马加力研究员在分析印度引资效果不佳时表示,“印度看到中国吸引外资促进了经济发展后,它也注意仿效。但是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差,投资回报率低,外资并不青睐”。
另外,专家们也认为,引领印度经济的信息产业起步时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有比较丰富现代商业经验的印度民族企业家因此比较容易地就确立了相对其他亚洲国家的优势。但经过相当时期的发展,印度发现信息产业并不能实现大量就业,它还需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为这些产业配套的电信、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相对于信息产业,它们都急需要大量的资金。
日印一拍即合
“出于政治因素,日本也想把部分投资转移到印度,因为两国毕竟在历史上没有纠葛,现代、当代没有利害冲突”,马加力因此认为印度总理所谓“印度没有反日情绪”的强调言论有客观上的针对性。“在中日可能表现出‘政冷经冷’的态势下,日本对中国打印度牌,印度对日本打中国牌这样的思维是存在的。”戴永红也分析说。
“由于日本经济从目前看,正处于复苏、发展阶段,其对外投资能力很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注重日本经济研究的刘军红介绍,日本企业目前对“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投资尤其看好。对于投资印度,“日本希望在信息产业更有建树,有意让日本的硬件技术和印度的软件技术结合”。
“经过90年代的改革,印度市场条件在改善,同时印度这些年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上抓得比较紧,所以虽然其投资环境相对中国而言仍比较差,但绝对条件在改善。可以说,印度与日本之间的投资合作是一拍即合。”马加力说。
“相应地,日本政府推动企业对外投资的手段主要包括利用ODA(政府开发援助)引导企业”,刘军红介绍,目前,印度已经成为日本ODA的第一大接受国。“日印通过外交为加强两国关系提供政治信号,让投资有政策上的保证。比如政府主导的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就可以对日印两国的大投资项目提供前期融资”。
印“钱”景仍不容乐观
“政府可以引导企业,但日本政府推动日本企业到印度投资的实际力量并不强,毕竟决定投资与否的是日本企业。利润、经营的基础设施、法律和政策条件才是决定性因素”,刘军红认为,“在2003年前后,日本企业通过向中国转移生产制造业,寻找产地而后再出口、焕发其比较优势的过程已基本结束”。日本企业现在选择投资目的地看重的是当地的内销市场,“由于印度的人均国民收入仍比较低,在引资方面对中国的替代性很差”。
“印度目前仍限制在重点和敏感领域的海外投资,且在用工等方面的政策制约比较多,比如在解雇问题上”,马加力也介绍道。
而事实也确实不容印度乐观。“目前,印度外资的近80%仍来自美国和西欧,近几年来自日本的投资增长比较快,但总量仍不多”,戴永红介绍。11月28日,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就对正在印度访问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奥田硕抱怨,日本对印度的投资少于对中国的投资,对日本和印度间贸易停滞不前的现状表示不满,希望日本能积极对印投资,扩大两国贸易。日本媒体认为,日本企业到印度投资不积极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印度国内干线公路的平均行驶速度每小时约为40公里,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城市的的机场也明显老化;宽频带通信的普及率不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