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十一五开展五大工作

2005年12月04日 09:57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三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说,中国正在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提出防震减灾的奋斗目标,就是到二0二0年全国基本上达到抗御六级地震的能力,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着力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加速阶段”,为此,今后将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重点监测,周密设防。力争用比较短的时间,使全国大中城市和城市群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而中国九亿农民中,三分之二以上居住在具有潜在地震危险的区域。由于受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民住房抗震能力非常差,中国广大农村基本不设防。许多地方已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农村不设防的局面,国务院明年将召开现场会,把新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等在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推广。

  三是试点并推广地震紧急处置技术,减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损失。“十一五”期间,国家在进一步加强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严格执行设防标准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选择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与燃气系统、高速铁路等,建设地震紧急处置示范工程,并尽快加以推广,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安全提供保障。

  四是建设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地震预报世界领先。中国地震预报水平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地震预报能力仍然很低。“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首都圈、川滇等地区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建设立体地震观测网络,建立面向国内外专家的开放、流动机制,力争通过多手段、多学科努力,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五是实施强震应急响应与联动工程。灾情获取能力薄弱、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缺乏、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能力薄弱是中国目前制约地震应急工作的主要瓶颈,因此,地震应急必须走向联动协同,各级地震应急指挥机构要与同级政府公共应急平台建立衔接和协调关系,并实现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应对。今后,国家将建设强震灾情应急监控系统、地震灾害应急联动协同系统和地震紧急救援技术系统,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国家公共应急新格局。

  这位刚从江西地震灾区回来的地震局长表示,地震灾害严重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把防震减灾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动员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完)

 
编辑:宋方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