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日电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许多崭新的命题,这些命题的破解将不仅对明年的经济运行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十一五"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对此,相关专家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一致认为,2006年是充满期待的一年。
范剑平: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既是为了避免问题,又是为了解决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被确定为2006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第一项。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这既是为了避免问题,又是为了解决问题。
所谓避免问题,即指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近年来中央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发挥了作用,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局面意义重大,要把好的发展势头延续下去,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保持稳定。
所谓解决问题,即指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避免宏观调控前功尽弃,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现有的宏观政策还应继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较高增速的现实条件下,宏观政策绝对不能变。除了财政、货币等相对短期的措施要保持稳定外,我们还要长短结合,靠投资体制改革等中长期措施,来彻底解决问题。"范剑平说。
对于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范剑平说,这与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提出的扩大内需方针背景有所不同,但政策目标却是一致的。"当时我们是在出口不力的局面下提出扩大内需,现在我们是在出口太好的局面下提出扩大内需,背景虽然有区别,但实质上都说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经济而言,要避免经济起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必须立足国内需求。"他说,2005年我国进出口对新增GDP的贡献率超过35%,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主动权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中。
会议还提出"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范剑平说,经济增长的薄弱环节在消费,消费的薄弱环节在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的薄弱环节在农民消费,所以,农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最薄弱环节。为此,在坚持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应加大财政对农村的倾斜力度,搞好公共服务,同时,可考虑引导大型正规商业流通企业进入农村,切实改善农村消费服务和消费环境。
张立群: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中央经济会议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同时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立群认为,会议中所指出的这些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等等,大多是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老问题。张立群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不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是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张立群认为,目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间、地区间的不平衡,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工业与农业不能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潜力将受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会影响国家的安定。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对人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社会不光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王小广:从总体上来看,明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可能是全方位的突破
谈及中央提出在体制改革上"明年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研究员认为,明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既会延续今年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将可能是全方位的突破。
王小广认为,从政府体制改革来说,虽然近年来推进力度比较大,但客观地讲,政府职能还没有彻底转化过来。从这个方面来说,明年在中央层面上,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而在地方上,重要的还是落实政企分开。
王小广称,从企业层面上来看,将会延续近年来持续的产权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他以为,今年股份制改革最大的突破其实是在资本市场上,也就是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随着明年股权分置改革的继续推进,其示范效应的发挥,将会促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王小广表示,在财税体制改革上,明年公共财政的色彩将会更加浓厚,财政重点将会转向提供公共产品,资金投放重点领域将会是基础设施和社会长期发展项目,比如教育和医疗。在税收体制改革上,为配合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税收体制将会有所侧重,并鼓励节约。此外,为了体现公平和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明年税制改革的重点将会在增值税转型、统一各类企业税收(比如内外资所得税)等方面选择一到两个突破口。
曹凤中: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有利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尽管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不是新话题,但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因其首次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起,并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第三项主要任务而再次备受关注。
身为科技部863计划、国际重点新产品认定评委,与科技创新打了多年交道的曹凤中对此颇有感触。
一般说来,自主创新的内涵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方面。
曹凤中指出,中国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及品牌相当少,大多数产业都是依靠高投入、高耗能来维持其发展。尤其在中国的制造业中,这种情况相当严重。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位居世界第四,但"大国"决不意味着就是"强国"。由于低端产品数量很大,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的产品处在中低端,像集成电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绝大部分仍依靠进口。这将对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
同时,曹凤中表示,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尽管目前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低,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科研活动的范围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韩德强:在确定产业发展目标时,就应该考虑节约资源
著名经济学家韩德强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提出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形成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这是非常好的。他同时建议,在确定产业发展目标时,就应该考虑节约资源。
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数据,2000年世界各国单位产值能耗(吨标煤/百万美元GDP),世界平均水平是377吨,中国是1274吨,欧盟是214吨,日本是131吨。韩德强说,"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世界加工厂’的地位,生产高能耗低附加价值的产品也不利于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