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在中国访问行程匆匆,前后约40小时。但是话题和活动较为轻松,在有争议问题上更倾向于劝说和鼓励。这是布什任总统以来访华最少争执的一次。这表明复杂波动的中美关系正走向稳定。
布什此时对华两手软多于硬。这反映了他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个人背景和所代表共和党的温和立场。但是,中国能否在重大的棘手问题上推出美国较乐意看到的结果,仍待观察。美国国内要求中国改善贸易逆差和人权状况呼声仍高,共和党右翼和传统民主党对华强硬的势力不可忽视。因此,对中美关系仍难以盲目乐观。
布什对华策略变灵活
布什此次在北京再次表示,希望中国政府积极处理人权和自由等美国关切的问题,但此番讲话的鼓励成分远远大于说教。其中重要原因是,美国此时的国际大格局和最近对华经贸策略的调整。
首先,大的背景是,布什在伊拉克问题上在国内受到的批评声浪很高,在外交方面不需要更多的麻烦。另外,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最近亲自出访朝鲜,极力推动朝鲜核危机的和平解决。美国感谢中国的努力,期待在这问题上会有大突破。
近一年来,美国认识到,对话要比严厉的批评和说教更能解决争端。
此外,另两个重要的原因促成了现在美国对华政策相当温和的态势。一个就是布什家族对中国的了解比较多。布什的父亲曾是美国驻华代表,布什在1979年起便到中国访问,对中国了解较深。
另一个原因,是布什代表了美国共和党对华较温和一派的立场。许多共和党上层在同中国的贸易来往之中得益甚多,有与华相关的大笔投资。他们希望中国稳步发展,能逐步开放政治制度、发展并巩固法治。他们对中美争执较大的贸易问题上比较现实,愿用温和的方式解决。
但是,布什的对华较灵活和温和策略,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一、布什期望,中国会在中美贸易逆差和朝鲜核危机等其他重大问题上灵活应对,多少满足美国的期望。如果问题还没有改观的话,美国还会是转用“硬”的手段。
二、布什对华柔式攻势,并不是美国精英界都认同的。首先,民主党人要照顾基本面的选民。他们觉得中美贸易逆差大,让美国低技术的劳工工作不保。他们倾向于对华采取强硬的态度。另外,共和党右翼,认为中国迟早是美国霸权的威胁,也不满中国压制宗教自由和打击维权学者和民众,主张对华强硬。
三、西方一著名媒体近日报道,最近美国有中国威胁论抬头的倾向,有美国人本能地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看成是一种零和游戏。如果中国在南美洲这个被美国看作后院的地区的影响大了,美国影响就少了。
机制化有助稳定两国关系
近三十年以来,中美关系一直是错综复杂,上下波动。应对的最佳办法,是建立有效的机制和程序,减少误会,及时应对刚出现的小危机,防止它升级。现在,中美已建立了一系列双边机制。
一是最高领导人的互访和热线。胡锦涛将在明年初应邀访问美国。两国领导人可在互动中加深对双方的了解,可能会产生默契和有一定的相互欣赏,对两国关系有好处。
另外,在1998年,通过克林顿与江泽民的努力,延搁了25年的中美热线终于建立,有利于两国领导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沟通。
二是今年开始的两国战略对话。8月中美开始建交以来的首次高层战略对话。中国副外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坦诚、深入讨论了台海、军事、能源、人权、反恐、贸易以及中美元首今年实现互访等议题。
三是两国各部门(如外交、商贸、军事)领导人的互访和见面。今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便在上任近六年后首次访华,标志着两国军方的互动走向正常化。
四是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机构和平台(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亚太经合会议、G7以及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等)的交流和互动。这为两国在广泛和专门问题上的沟通和合作,创造了机会。
总之,中美关系最近有两个发展:一是比较稳定,二是逐步走进了良性互动的阶段。
美国在军事对华进行潜在防范同时,能否保持对华政策趋向温和外交态势、更多地运用对话和合作解决冲突,有待观察。
来源: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内容有删节) 作者:赖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