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当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歧视华人的事件时,马来西亚华人与其它族群的交流与融合,分歧与争端,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但在采访中,马来西亚华人却一再表示,当地的族群关系十分融洽。
今年七月,华人游客在马来西亚云顶一家酒店被画猪头的事件,使有着六百多万华人的马来西亚也惹上了排华是非,并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马来西亚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印象。
2005年上半年,前往马来西亚旅游的中国内地游客不到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49%,与马来西亚政府拟定的100万内地游客量的目标,更是相去甚远。
对此,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政党马华公会的会长,同时也是马来西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黄家定,在接受我们的专访时,对所谓的云顶辱华事件作出澄清。
也许黄家定的说法只是代表政府立场,但在四天的采访过程中,许多马来西亚华人都对我们表示,所谓的排华顶多是个别事件,他们在马来西亚的生活很平静,并没有遭受什么偏见,歧视,或不公正待遇。
事实上,马来西亚的华族和其它族群之间,不仅鲜有对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华族社团在马来西亚经济领域的渗透,更表现为华人和其它族裔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在一次采访途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出租车司机颇像一个中外混血儿,细问之下才知道,他的父亲是马来人,母亲则是华人。司机说,像他父母这样的跨族婚姻在马来西亚并不少见,肤色早已不能制约爱情。不过,包括华人在内的外族人士,不论男女,若要与马来人通婚,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我们暂且不去探讨婚姻之于宗教的屈服究竟是否合理,这种你情我愿的通婚至少彰显出,马来西亚这个多元文化国家的民族融合。
不过,与婚姻所带来的人员交融相比,不同语言跨越疆界的相互传播,也许更能表现民族的融合。在马来西亚,绝大多数华人除了掌握带有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和自己的方言外,都通晓马来西亚最大族群马来族的语言,马来语。
事实上,马来语和英语一样,自小学开始,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必修课程。而对于其它族人来说,华语却是一种可学可不学的语言。也许,这是多民族国家中,相对弱势族群的无奈选择,但却让许多华人有了更多了解其它民族的机会,并增强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语言的传播是相对的。在马来西亚,不仅华人在学其它民族的语言,许多外族人也把华语当成自己修读的外语。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华人企业在马来西亚的不断发展,许多外族人都希望通过学习华语,增加自己的工作机会。很多人更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华校念书,从小培养。
在我们下榻的酒店,这位印度裔侍应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我们交谈,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华语,小学和中学都在华校就读。
不过,与经济的渗透和文化的辐射相比,华人在马来西亚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却似乎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
成立于1949年,拥有100多万会员的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是马来西亚执政联盟国民阵线的重要成员。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政党,马华的政治潜力不容小觑,但数十年来,马华一直甘居二线,从不出头。对此,马华总会长黄家定表示,马华始终坚持不露锋芒,谨慎而为的原则,目的是为了马来西亚的稳定与和谐。
无庸置疑,马来西亚的六百多万华人早已融入当地的生活,并在该国各个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作为与当地人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族群,他们的命运却注定要存在更多的变量。当中国日益强大,而歧视华人事件却在其它国家屡有发生时,他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与归属感,变得愈发清晰。
当这个时代不断被冠以一体化,全球化的称号时,身分归属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却日益彰显,成为凝聚一个族群的情感底限,更被视为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族群矛盾的定时炸弹。政治符号的标志可以把背井离乡的族群划归到另一个国度,全球化浪潮可以扥起文化交流之舟并暂时掩盖文化差异的鸿沟,但他们却无法改变这些飘洋过海的华人身上的民族血脉和文化基因。所以,我们是他们永远的寄托,而他们是我们不变的牵挂。(何润锋)
来源:凤凰专报,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