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2日电 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题为《高捷案起诉书有心或无意成了主政者的选举工具》的社论指出,检方宣布高捷案侦结,将陈哲男、陈敏贤、周礼良等起诉,但这本起诉书已有心或无意地成为主政者的选举工具。
社论分析指出,起诉书所载情节均大致未出案发94天以来媒体所揭发者,如“泰劳滋扰”、“泰劳引进”、“公办六标”等,但这些皆只是此一政商弊案的“结果”,起诉书并未解答此一政商勾结的大网是如何形成的,亦即未交代其“原因”。近年的司法侦审中,出现此类“划了一条红线”的案例甚多。
检方的起诉书只呈现了片段与局部的案情,非但未见全豹,反而令人有避重就轻、曲意回护的感觉。也就是说,对本案最关键且是民众最想知悉真相的那一部分,检方并未交代,就专业伦理而言这可谓是严重失职。
文章写道,这是对检方难以苛求之事。该案在选前12日以如此粗糙草率的方式起诉,对司法名誉所引起的质疑,必然大于赞誉。不论检方如何自我评量这种见树不见林的起诉,但其客观效应是有心或无意地已被主政者利用为宣示反腐反贪决心的工具,甚至已使检方沦为主政者操作选情的工具。
文章指出,检方虽宣告侦结,但高捷案的层层弊窦却未揭开。唯待选举过后,社会积蓄了更大的能量,自会为彻查高捷案再度提供足够的动能。21日的起诉书已经证实,民众若期望检方能提供真相,不啻是痴心妄想!
回顾高捷案发生94天以来,选举的紧绷情势确实为追查工作提供了一些助力,此种助力亦是促使检方加速起诉的动力。但无可讳言的是,选举的紧绷情势也形成了许多阻障。例如,选举使揭弊的媒体被“抹黑抹红”,选举使扁谢关系受到拘束,选举使民进党内的反省势力受到压制,选举使在野党投鼠忌器……。
文章最后指出,再有11天选举即将过去,而上述这一切的羁绊届时均可解除;选举结束了,高捷案就可痛痛快快、彻彻底底地追查下去。民众拭目以待,选后将继续演出“舆论追到哪里,检调就办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