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北京科技报报道,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国际上活跃着一大批专门对水下文物进行商业打捞的“海盗”,在中国南海尤其猖獗,保护水下文物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几乎每处遗址都被海盗“光顾”
“现在,我们每发掘一处沉船遗址,几乎都有被盗者践踏的痕迹”。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一句话点明了水下文物保护的严峻形势。
2005年6月,福建,“碗礁一号”沉船被发掘,但它也并没逃过幸免。平潭县的一位渔民在海上作业时,从水底捞出大量“色泽鲜美”的瓷器。接着,他们雇用了一名潜水人员探个究竟,竟发现一艘千年古船被深深地埋藏在淤泥之中。沉船里还有花卉和各种图案的瓷器。
“水下发现大量瓷器”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村落的人都想“集体发财”,混进了打捞队伍中,更有甚者,短期内迅速自发成立了“打捞股份公司”,集资花钱雇人进行水下开采活动。下水者不仅来自本地,还有很多来自远方的浙江、上海等省市。
渔民和科学家“抢宝”
“我们赶到现场时,有20多艘村民的渔船在水上摇摆,马达轰鸣,浓烟滚滚。水上到处是他们散布的红色浮标,这是用来做记号的。大规模的掠夺正在疯狂进行中……”张威主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这种行动引起了当地警方的注意,他们迅速赶到现场,没收了当地一些渔民的打捞品,并将这一情况上报给福州市文物局。有关文物部门高度重视,对缴获的文物作了鉴定,并报请国家文物局。于是7月初,张威开始带领中国水下考古队南下福建,开始了科研发掘活动。但是为了断绝盗猎者的疯狂欲望,很多考古的调查程序不得不暂时中断,打捞文物成了首要的活动。据当地村民回忆,7月初的一段时间里,平潭县几乎买不到鱼,因为所有的渔船都去“捞宝”了。
被盗瓷器悄然而至北京古玩市场
在近3个月的作业结束后,考古人员还是成功发掘出近16000件瓷器整器和碎片主体,据初步估计,这些瓷器为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磁,价格不菲,都是外销用的瓷器,产自江西景德镇。据初步统计,这次开采的瓷器,器型共有50余种,纹饰100余种,丰富多样,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珍贵的历史价值。但是由于盗掘者的疯狂行径,使得这些宝贝的身影甚至已经来到了北京,出现在潘家园交易市场。
“今年7月初,国家文物局得知此事之后,立即责成省市文物管理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文物哄抢行为,并收缴了一些被盗文物。但是我们赶到的时候,开采活动已经进行了一个星期,大批文物还是流失了。据估计,流失的数量占到了打捞总数的50%。”张威说。
中国沿海海域水下遗产正在遭受破坏
1998年底至1999年初,科学家在中国西沙群岛及附近水域开始了考古调查工作。这项名为“南海诸岛考古项目”之一的考古活动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华光礁、北礁、银岛,科学家发现了五代、宋、元、明、清各个年代的水下文物遗址13处,发掘出一批宋元瓷器,石锚、象牙等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再次证明南海诸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下遗产,并且也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到达南海诸岛的国家,西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但是,这片遗址在科考人员到达之前,也曾被当地渔民哄抢过。“我们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看到周围到处是船的碎片,可以肯定这艘船被人用炸药炸过。沉船在一个巨大的珊瑚礁盘之上,水深大概5米左右。勘测工作完成后,我们确定这艘船应该有一大部分曾经露出过水面,但是经过这么多年风吹日晒和人为破坏,船体都已经消失了。”张威主任十分惋惜地说。
人类破坏活动构成水下文物主要威胁
水下文物遗址被破坏,部分是因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比如,风浪、海流、泥沙运动都会对水下文物造成破坏。
第二,渔业发展构成威胁。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一样,都要经过准确的勘测定位才能工作。但在我国近海海域,有大量的渔民活跃。他们对海域的地理情况了然于心。渔民在拖网作业的时候,捞出水下文物的几率大大增加。如果他们不懂文物价值,可能弃之不理;如果他们了解文物价值,又可能进行非法打捞,获取经济利益。
第三,大规模的海洋资源开发也会对水下文物构成威胁。虽然早在1989年,中国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使水下文物保护真正有法可依。“但是,完成沿海部门的水下文物普查;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家沿海开发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水下考古队伍的整体素质;尽早加入世界《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事情。”张威说。(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