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大师相继退出,世界排名前五的高手只剩一人。2005上海网球大师赛堪称严重“贬值”。
在网球年终大赛历史上,如此多的选手退出比赛,实属首例,这个“首例”放在正朝世界打开体育市场的中国,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无疑也引发种种思考。
思考之一:主办者该强硬还是宽容
五位大师相继退出,尤其是14日晚纳达尔与阿加西前后脚宣布因伤退出比赛后,引起轩然大波,上海主办方承受了巨大压力。这时有声音说:我们应该宽容对待这一切。
宽容是美德,但不能借“宽容”二字来掩护忍声吞气、打掉牙和血往下咽。球迷可以宽容对待自己喜爱的球星因伤退出,但主办方对于意味着市场号召力的球星的大面积退出,就不能用“宽容”二字了。
令人欣喜的是,上海主办方对待此事态度强硬。14日晚上,主办方主要负责人王力群当着ATP高官的面举了个奔驰车的例子,很贴近:买了一辆奔驰车,但这辆车百分之六十的零件实质上都不是奔驰生产的了。
大师退出,比赛贬值,直接受损的当然是上海举办方,尤其是上海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大师杯,如果将来两年大师杯再度如此“伤病大爆发”,就如王力群所言:这比赛没法办下去了。
为了办好大师杯,上海花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大投入的根本,在于对大师杯赛品牌的认可——如今品牌贬值,连起码的尊重和公平都已不复存在,主办方、球迷、赞助商的利益被漠视,岂能一“宽”“容”之。
上海主办方正在与ATP紧急协商,要求对方给个说法。协商的结果也许是商业机密,但协商的态度与方式,却能给后来者提供不少有价值的参考。例如危机公关能力﹔例如合同如何完善,更具体化双方的权利与责任。
这些年来,中国不少地方热衷引进国际赛事,由于缺乏专业水准,又急于申办成功,结果被对方钻合同空子的例子比比皆是,或者中方花了冤枉钱,或者国外大腕出工不出力,结果只能吃哑巴亏,以致民间指责为“此地钱多人傻速来”。
大师杯赛五大球星相继退出,对正在艰难与国际接轨的中国体育界而言,是一个极好的个案。
思考之二:放在第一位的是球迷还是面子?
大师们相继退出,有人嘲讽“大师杯”变成了“大失杯”,“面子丢大了”。
令人欣喜的是,跟对外方态度强硬的同时,上海举办方在对待球星退出时,第一位想到的是球迷的利益,而不是所谓的“面子”。
王力群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说:“觉得欠了大家很多”。15日晚上的通气会上,他又表示:“球迷是衣食父母。”组委会已经紧急出台一切弥补球迷损失的措施。而人气颇旺的纳达尔也向球迷再三道歉——不管是组委会安排也好,还是他的自觉行动也好。
在国外,职业体育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买票观看比赛的普通人。记得在“2004足球﹒上海论坛”上,英国足球产业研究中心的罗根﹒泰勒说过:在足球俱乐部中,球星与教练是流动的,而球迷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也是俱乐部进行商务开发的主要对象。他强调:“球迷是足球俱乐部的最大价值!”而F1推广人郁知非2004年在“学习”了NBA中国赛后也感叹说:职业体育,最要紧的是两件事:回报赞助商,回报观众。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职业足球市场的惨状,正是因为蔑视了球迷的利益。
举办国际赛事,硬件与国际接轨并非难事,但软件的接轨却往往更难,以致花了不少钱,大伙却不满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球迷就是衣食父母”,说说容易,但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思考之三:轻伤该不该下火线?
纳达尔、阿加西退出比赛后,有人指责他们“轻伤就下火线”。
在对待伤病问题上,东西方观念差距很大。西方运动员将健康看得比金牌、比胜利重要,我们更欣赏刘玉栋这样的铁骨男儿,重伤都不下火线,做手术时居然能从膝盖里取出十块碎骨来。
纳达尔只有19岁,但他的职业生涯的奖金已达450多万美元,如果他能够像阿加西一样顺利打到35岁,他将积累一笔何等惊人的财富!所以完全可以理解他在大师杯上的退出─他绝不会因为几场比赛即使是奖金丰厚的比赛而加重自己的伤势、影响自己的未来。同样,完全可以理解国内举办一些赛事时重金邀请来的国际明星的缺席或出工不出力——他们更不会因为一场低级别的、无关紧要的比赛,让自己变得更累、甚至可能受伤,即使他们很喜欢中国。
“身体就是本钱”,国外职业体育界更能深刻理解这句话。
目前,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金牌至上观念的淡化,中国体育正在返璞归真,凸显“以人为本”四个字。体育缺不了拼搏精神,但要提倡一种建立在科学训练与科学恢复、治疗之上的拼搏精神,中国需要越来越多像刘翔这样的运动员,科学训练避免了伤病,而他常说:“运动只是事业的一部分,我不会只顾成绩而不顾身体。”
但实际上像刘翔这样健康与成绩兼得的高水平运动员非常少。健康与成绩,对大多数运动员包括网球大师们来说,还是一对矛盾。在情感上能够接受大师们因伤退出,在利益上却不愿意他们退出─要解决这个两难问题,还得靠更合理的赛程安排与更完善的合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