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文汇报报道,作为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被学界、媒体和公众赋予了太多个人专长之外的光环,俨然一位事事权威的全才。中国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周光召在聚焦“自主创新”的院士圆桌会议指出,科学界本应提倡人人平等,不畏权威,“院士崇拜”不可过度。
目前,各地把院士抬得太高,不仅学术上不敢争鸣,不少地方还到处为院士塑雕像、建纪念馆,远远超出了当初设立院士制度时,政府想倡导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初衷。
周光召分析,“院士崇拜”的心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在学术界的复制。他说:“人们总是习惯把所有东西都分成等级。在科研机构,从院长到所长再到课题组长,统统都是以‘长’为权威,严重妨碍了平等探讨和创新。”
社会上,渐行渐盛的过度崇拜之风,不仅给院士个人带来了沉重负担,也凸显出院士选拔制度的缺陷。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认为,现行院士增选制度中“一票定终身”的做法不尽科学,相同学术造诣,不同得票结果的现象时有发生。他开玩笑说,也许,当初自己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票,于是就成了各类学术会议和课题评审会的抢手人物,而因一票之差淘汰出局的另一位学者就只能回家抱孙子。“这样的遭遇实在有失公平。”汪品先强调。
另一方面,投票决定命运,不利于营造宽松的学术交流氛围。“由于害怕将来评院士时,有人在背后捅一刀,即便有不同意见,谁还敢吱声?”周光召坦率表示,“院士崇拜”之风不利于青年一代的成长,他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改掉这股“不正之风”。(任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