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三亚十一月十一日电 题:两岸三地影人天涯言“新”说“合”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今天下午在三亚举行两岸三地新片创作座谈会。来自国内和港台的电影编导、演员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两岸三地新片创作状况和华语电影紧密合作,言“新”说“合”,献计谋策。
好剧本就是财富
“有了好剧本,才有好电影,也意味着有好票房!”王兴东是本届电影节国产新片展《生死牛玉儒》的编剧。他说编剧只有拥有对生活的思考和积累,才会写出好剧本。国内新近出现一批三十多岁的自编自导、作家式的电影人,他们是中国未来电影的中流砥柱。
香港电影协会主席洪祖星非常赞同王兴东的观点,只有明星没有好剧本,也拍不出好电影。他希望国内编剧能写出好剧本,吸引香港资本,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
台湾中影公司的制片余崇吉先生颇有同感,他表示若大陆有好剧本,中影愿意合作拍摄。
新政新人促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初,香港与内地就开始合作拍片。香港资深导演吴思远受惠国内电影新政,已率先在国内投资建设了四家电影院,经营良好。他认为中央给予香港CEPA的优惠政策,事实上促进了香港电影事业发展。但有关管理层的思路在分级制、拍摄题材方面还应更开放些,拍出更好看的中国电影。
“政策支持不可缺位!”上海电影公司汪中云副总经理说,“明年是中国加入WTO第五年,更多的国外大片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电影未来战略是什么?发展商业片外,能否给电影新人和低成本电影、艺术片以重奖和补帖?”
去年国内电影票房突破十五亿,今年约二十亿,明年有望达三十亿。国内电影市场推动港台电影业发展。面对危机和机遇,吴思远和汪中云呼吁,两岸三地都应多给新人平台,鼓励新人新作,第二个电影百年辉煌需要新团队。
三地合作共繁荣
香港演员谭俊彦将自己拍的台湾新片《龙眼粥》带到电影节。国内女星梅婷希望自己的新作《阿司匹林》能到港台上演。吴思远则鼓励在座的三地新导演不气馁,多想好题材,多出精品电影。
北京保利电影发行公司总经理于冬从发行市场角度看到两岸三地合作的广阔空间。他建议三地研究“通吃”的电影题材,三地演员合作,可以将电影卖到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这样华语电影市场更宽阔。
“两岸三地相互渗透,三地电影合作共同繁荣,才是中国电影的真正繁荣!”著名导演郑洞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