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在普京总统的催促下,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俄东线石油管道建设出现重大转机,项目进程明显加快,3年后即可投入使用,对华出口石油。
东线石油管道项目的主要“拦路虎”俄自然资源部的态度发生大的转变,保证积极配合管道建设,最晚11月11日完成项目协调工作,保障管线工程如期开工,第一阶段管线终端佩列沃兹纳亚湾在3年后开始按期对华出口石油,年运输能力3000万吨。由于东西伯利亚地区石油开发缓慢,开采数量不足,出口指标将由西西伯利亚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保障。
俄总理早在2004年12月31日就已签署东线石油管道建设政府令,但在自然资源部协调管线设计和管道建设时间的工作几乎用了一年时间。10月份,普京总统要求加速项目建设进程,指示政府不要无根据地拖延东线管道项目协调进程。随后,弗拉德科夫总理亲自负责该项目,要求俄石油运输公司紧急提交东线管道设计和建设时间表。
根据11月10日能源部递交政府的东线石油管道建设时间表的规定,自然资源部各机构应在11月11日前协调好项目技术生态基础文件。此前,自然资源部是项目实现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多次指责第一阶段建设项目技术生态基础材料不合法,特别是在贝加尔湖地区管线选择方面,没有按规定程序行事,要求管线与贝加尔湖岸线的距离必须超过800米,尽管此前政府已批准管线可以在湖域蓄水线外就近铺设。
东线管道设计和建设最新时间表规定,与第一阶段项目建设相关的所有监督和技术经济基础协调工作都应在2005年12月30日前完成,特别强调技术监察署和国家评审委员会应分别在12月28日、30日前完成各自的工作,卫生和社会发展部、农业部、水利部、文化部、自然资源部和紧急情况部应在11月11日前做出相应结论,管线所经地区森林迁移工作应在2006年5月1日前完成,管线建筑装配工作应在2008年8月30日前完成,石油转输站建设应在2008年9月10日前结束,佩列沃兹纳亚湾运输终端应在2008年11月8日前建成,第一套石油出口设施正式运营期限是2008年11月1日,通关工作应在2008年11月10日前结束。管道建设由石油运输公司负责。
11月10日,自然资源部新闻秘书吉扎图林宣布,该部所属各局和自然资源监察署不会阻碍东线管道项目所有文献的迅速协调和开工建设。他说:“上周,石油运输公司和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协商。自然资源部对公司承诺采取的保护贝加尔湖和附近地区生态的措施表示满意。当然,自然资源部将监督管道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资源保护法规的遵守情况。”
10日,俄石油运输公司副总裁格里戈里耶夫宣布:“自然资源部批准项目技术生态基础已没有任何问题。我们证明管线已最大程度地远离了贝加尔湖,如果再远就没有经济意义了。”
根据弗拉德科夫总理去年底签署的政府令,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东线石油管道完工后,其年出口能力为8000万吨,项目总价值115亿美元。政府同意借助铁路运输能力条件下的分阶段建设方案。第一阶段建设项目价值60亿美元,年出口能力3000万吨,西起泰舍特,东至斯科沃罗季诺,之后沿贝阿大铁路把出口石油运输到佩列沃兹纳亚湾。
由于到2008年底第一阶段管线运营前,东西伯利亚地区石油产地工业使用阶段刚刚开始,产量较低,无法满足出口石油数量要求,届时将调用西西伯利亚地区石油资源,俄石油公司和卢克公司已做出相应承诺。根据俄石油公司制订的2008年底前东西伯利亚石油开发计划,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万科尔油田年开采量约300万吨,在维尔赫涅琼斯克油田,将与秋明英国石油集团合作,年开采量约100万吨。苏尔古特油气公司计划雅库特地区塔拉坎斯克油田开采400-600万吨石油。其余缺口将由西西伯利亚石油填补。
俄石油运输公司副总裁格里戈里耶夫宣布:“在东线管道首次运输前,东西伯利亚产地石油只能保障每年600万吨石油供应,其余石油要从西西伯利亚产地出。从西西伯利亚经东线管道运输石油的事务由现在通过铁路运输方式向中国供应石油的公司保障,主要是俄石油公司和卢克公司。第一阶段管线建成后,可以减轻对中国石油供应线路的压力。为此只须铺设从斯科沃罗季诺到中俄边境60公里长的石油管道即可。目前,中俄政府正在讨论建设这一支线的可能性问题,最终方案尚未决定。”
格里戈里耶夫同时表示,俄石油运输公司正与俄铁道公司讨论经铁路向佩列沃兹纳亚湾运送石油的费用问题。他说:“我们提出了全网费用建议,保障从苏尔古特到佩列沃兹纳亚湾的石油运输成本不超过每吨50美元,即与运到北线波罗的海石油管道系统终端普里莫尔斯克的运费相同。我们正与俄铁路公司谈判,他们可增加贝阿铁路运输量,损失可能不会太大,此前俄铁路公司官方已多式确认将保障每年3000万吨石油的运输能力。”(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