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0日电 经过双方不断的艰苦努力,中美两国终于在8日签署了双边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协议,从而为今后两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减少摩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新华网载文指出,从近几个月的谈判过程看,取得这一互利互惠的成果确实来之不易。
中美两国在双边纺织品贸易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在全球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配额制度于今年1月1日寿终正寝之后,美国在配额制度取消短短4个月后就开始对第一批中国产品实施进口限制。尽管中美双方从6月中旬就开始为解决纺织品贸易争端进行首轮谈判,但美国仍不断增加对中国产品设限的品种和数量。美国为了保护落后的本国纺织业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使中美双边纺织品贸易前景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文章指出, 在10月底开始第七轮谈判之前,中美之间进行的前六轮谈判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其中有些谈判甚至陷入僵局,双方不欢而散。经过双方谈判代表长期有时甚至是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在本月初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最终达成协议。 中美双方之所以能够达成协议,主要是由于双方本着互利互谅的精神共同为此作出了努力,最终就长期阻碍谈判取得进展的几个重要问题达成了妥协。
从总的情况看,中美纺织品协议与中国同欧盟不久前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有着不少的共同之处。也可以说,“中欧模式”对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起到了很大参考和借鉴作用,或者说成为中美协议的重要谈判基础。
文章分析,中美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对今后双方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是增加了双边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前景的确定性。中欧协议达成前欧盟对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设限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一方面欧洲零售商无货可卖,另一方面大量中国产品由于为限额所限压在码头无法入关。中美双方为今后三年的相关产品及早制定了配额增长率,增加了贸易前景的确定性,为两国纺织品贸易发展增加了稳定因素。
其次,尽管中美双方经过长期甚至是艰苦的努力才达成了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协议,但是这是双方长期存在重大分歧和摩擦严重的贸易领域。这样一个“棘手的”贸易问题的解决,无疑将为中美之间其他贸易争端的解决提供很好参考和借鉴作用,进而有利于中美贸易的总体发展。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毕竟是一个对中国产品出口施加限制的协议。从本质上说,美国在全球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消亡之后继续设限是与世贸原则背道而驰的。同时也有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纺织品行业“得寸进尺”,要求对中国产品出口制造新的障碍。
文章最后强调指出,中国出口美国的服装和纺织品因这一协议受到限制,将使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导致美国消费者从中国出口产品中所得到的“实惠”下降。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就举例说,近年来由于中国服装产品大量出口,美国女装的价格以平均每年2%至3%的速度下降。美国限制中国服装等产品的进口增长速度有可能会使美国服装价格的下降速度放慢甚至使这种实惠化为乌有。(记者 王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