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2005年11月07日 13:22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国家环保总局消息,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近日组织召开了环境友好型社会专家座谈会,来自经济、社会、法律、环保、企业等领域近20位著名专家和学者围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外延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共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审时度势,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参事叶汝求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加大。为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魏复盛说,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正当其时,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基本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生产落后,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目前,中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回避。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处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中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勇说,从环境管理研究的角度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产生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演变的成果。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从上世纪60年代问题的末端治理,发展到80年代的源头治理或过程控制,到现在以环境、经济、技术手段综合治理。从企业环境管理看,清洁生产概念最初也是集中在生产源头和过程如何减少消耗、降低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到1992年提出《21世纪议程》时延伸到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品,此后出现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概念。“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体现了解决环境问题战略思想的演变,广泛涉及环境技术、经济发展方式、文化理念的转变。

  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徐云说,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紧张得多,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们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些都决定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说,中央明确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把环境保护摆上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这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