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得了,我每平方米7200元买的房,才两个多月,每米就飚升了近2000元,好吓人啊!”笔者办公室的一位同事似乎对还在图纸上的房产增值并无兴奋感,反倒是一种忧虑。她说,北京楼市有点邪乎。
笔者同事所买楼盘既不在京城闹市区,也不挨着环线或城铁,而且还是家名不见经传的房企,可就楞把房价节节拔高。类似这个楼盘的举动近期在北京不在少数,弄得单位里几位本想借政府宏观调控之机买套中低价房的年轻人,在寻寻觅觅后罢手,嗔怪当下的房价太高了。
最近北京官方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1至9月份北京商品房期房买卖均价为737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400元/平方米,涨幅为24.7%。有意思的是同一统计,今年1—9月商品房期房预售成交13.6万套,同比下降24.1%。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房价涨两成,成交就跌两成。这表明北京的消费者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冷眼相看开发商的自卖自唱行为。
近来,北京的开发商为何都急火火地拔高房价?笔者以为,一是年根儿转眼到了,各种贷款、欠账要还,资金链吃紧,开发商急着从楼盘上搂钱;二是“赌徒心理”,北京是全国的北京,你嫌贵不买总有人会来买,赚一把是一把;三是以“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为由进行“逼宫”,要挟政府别再出新招,而在楼盘定价上我行我素。
其实,开发商的这点小九九旁观者都看得很清楚。要紧的是购房者要捂紧自己的口袋——就当跟卖方搏一回,看看到底有多少开发商能挨过这个年关。如果他们撑不住了,自然还会把房价降下来。
笔者以为,北京人应该学学上海的消费者,房价不回归到去年9月的水平就是不出手。这种博弈比的就是耐力和持久性。
当然,北京的开发商也有另样的,比如国美“明天第一城”。他们最近在京城掀起了价格战,搅了高价地产的局。他们尝试“自己的房价自己定”,在集中数千购房人意愿的情况下,亮出开盘均价5200元/平方米的价格。这个举动自然受到购房者热捧,楼盘10月22日开盘当天就销售500多套,3天售出1000多套房,这种热烈场面如今在北京已少见了。遗憾的是这样的房企太少了,尽管有人议论他们是在作秀,但实实在在的利益是让购房者分享到了。
谈到房价必然要触及成本、利润等敏感话题。为什么北京的开发商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房价,而不受任何监控?这说明“政府的手”还不强。
看看外地的情况:目前随着福州市物价局公布房价成本清单之后,浙江等地也传出消息,将把土地价格等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房价成本清单”的名义予以公开。笔者以为这体现了政府用有形的手加速和完善市场建设,以扬善惩恶、保护购房者的利益,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北京该学学人家的做法,对部分开发商在短时间内哄抬房价、牟取暴利的行为予以曝光,让北京的购房者也能明明白白地安心买房。(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