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4日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强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航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三农”难题
《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马凯主任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蕴涵着四个新的思想和思路。
第一,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从人口结构看,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和难点不在城市和城市居民,而在农村和农村居民。“三农”问题难就难在众多的且不断增加的农村人口与有限的且越来越少的农业生产资源的尖锐矛盾。在解决温饱的阶段,“三农”问题可以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就难有大的突破。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次,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
第二,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解“三农”问题。总体上看,中国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顺应这一趋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解决“三农”问题。从“十一五”开始,要逐步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包括财政对农民的直补机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以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机制等。
第三,通过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破解“三农”问题。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农村面貌的改善不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更为落后。中国人口众多,即使今后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仍会有4亿到5亿人居住在农村。因此,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的同时,也要把农村建设好,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电网、饮用水、沼气、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整体面貌。
第四,通过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破解“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政府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较多,而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较少,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逐步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问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地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扶贫减贫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议》要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马凯强调指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整体素质不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从三次产业看,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从产品结构看,高消耗产品、粗加工产品、低端产品还占主体地位,贴牌生产的产品占相当比重,自主品牌、知名品牌不多;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在某些行业依然突出,企业间、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不细,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配套协作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三个“缺乏”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所以,《建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是《建议》的一大亮点。
第一,要充分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一些主要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比如,美国把保持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先地位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英国提出必须确保基础科学的优异和强大,日本确定了科技创新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韩国提出要在国家层次上制定和执行以科技为基础的政策等等。如果我们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就会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难以真正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
第二,要充分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目前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低价格,主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来微薄收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后,中国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呈上涨趋势。由于资源短缺,淡水、土地的价格要上涨;要保护环境,环境的成本要上涨;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成本也会提高。同时,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俄罗斯、东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世界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价格都要上涨。这些都将弱化中国现有的竞争优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因此,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带动转变。
第三,要全面把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自主创新,不是放弃技术引进,而是要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自主创新,也不是一切领域都要原始创新,而是发挥优势,有些领域要尽可能实现原始创新,有些领域要实现集成创新,有些领域要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再创新,有些领域要通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再创新。自主创新,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重点跨越。自主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科技领域的重点任务,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四,要加快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要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要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搭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建议》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方面的经验,完整阐明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这就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建议》提出要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等四大机制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马凯着重强调说,《建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他表示,功能区的提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也是《建议》的一个新亮点,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谋划全局的战略思维,体现了对区域发展规律认识上的深化。
第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不是简单地缩小区域间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最终目的是逐步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有就业和参与发展的机会、都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按主体功能构建区域发展格局,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区域差距的传统观念,把协调发展的实质定位于“人”,而不是地区生产总值,是“一切为了人”的思想和要求的具体落实。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要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也要树立人口流动的理念,逐步促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区域的人口逐步转移。通过发展经济、人口转移、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逐步缩小不同区域之间人均收入、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
第二,充分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以行政区为单元推动经济发展、制定政策及评价标准的方式,虽然有利于调动行政区的积极性,便于区域政策的操作,但很容易导致发展条件不同的地区之间盲目攀比,对地区发展的评价也有失客观。中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应该不同。比如,对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应该评价其经济增长;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就不能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首要的评价指标,而应主要评价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绩效。
第三,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中国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对这些地区来讲,实现第一个翻番、达到人均1000美元,生态环境已经不堪重负;若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实现第二个翻番、达到人均3000美元,势必大大超出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带来生态环境的更大破坏。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遍地开花”,不是每一寸国土都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按照功能区域构建区域发展格局,就是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既要有开发,更要有保护,引导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适应自然,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实现“一方水土”与“一方经济”、“一方人口”相协调。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议》从资源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经上升到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主要矛盾之一出发,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
马凯指出,中国资源相对不足,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水和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许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且资源的时空、地域分布不均衡。同时,中国目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不足的矛盾。资源瓶颈约束若得不到有效缓解,中国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他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议》的一个重要亮点。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缓解中国资源约束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马凯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重点包括: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马凯表示,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通过实施规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健全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等标准。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实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实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着眼于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已经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任务。
马凯强调,《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等为着力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新进步。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和加强公共服务两个思想。
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目前中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影响社会公平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不仅会挫伤积极性,而且可能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建议》从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贯穿始终。在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以及建立健全促进公平的体制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更加突出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健全并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更为短缺。《建议》针对这一问题,着重强调了要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改革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制度,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马凯表示,据此,《建议》提出了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马凯最后强调指出,《建议》还提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既是“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完成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倍努力工作,迎接新的挑战,使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现代化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