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十一月三日电 (记者 贾靖峰)“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农村”近期引发学界热议。昨天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反思与展望”研讨会上,三十多位农业经济专家一致认为,研究者和决策者必须走进农村,新农村建设重在关注农民生存现状。
“千投入,万投入,不如投入一个农民的积极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在研讨会上说。他认为农民自发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介绍,除了正式在册的二十多家较大农民社团外,中国目前已经有上百万的农民自发组织,基本上都是农业技术的协会,她说,研究者和决策者不再扮演农民的救世主,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田间地头,转为向农民学习,并扶助农民。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邵秉仁曾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研究,他指出,一个农民工每年可以创造两万五千元的价值,而其收入却不超过一万元,种种情况表明,城乡发展的不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他说,农业税的减免还不能保证农民负担不反弹,根本是要建立长期的农民薄赋机制,使农民能够依靠土地长期收益。关注农村教育,勿让农民义务教育成了“教育义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也指出,农业产品的商品化使农民作为初级生产者的风险加大,免征农业税缺口打开了,却打破了旧有格局,暴露出的问题似乎比减免前还多。改革只有继续深化,农民负担才能真正减少。
温铁军认为,八十年代农民的收入增长比城市快,农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八成,消费就占到了六成,而今天的数字远远不及当初。原因在于,九十年代后农村土地、人力、资金的大量流出。农村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几十年来利益格局固化,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建设新农村不可一蹴而就,这一理念的真正统一和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