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日电 “电荒”,“油荒”,“水荒”,是近几年才冒出来的新词。官方的表述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一方面严重缺水,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供水企业全行业亏损。”在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看来,这是个经济学上的悖论。《中国青年报》今日载文指出,中国资源价格为何扭曲?
10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演讲的题目是《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对于马凯而言,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摆在他所领导的发改委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经济增长方式十年求变
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共提出六个“必须”。其中第二个“必须”就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曾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的张卓元解释说,事实上,第三、第六个“必须”都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措施。第三个“必须”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六个则是,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其中还专门提出,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事实上,中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有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增长方式却丝毫没变呢?”张卓元研究员认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根本转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产品价格受政府管制,明显偏低,鼓励人们滥用、浪费。张卓元认为,长期价格管制的结果是,地价低,水价低,煤、油、电等能源价格偏低,矿产品价格低。他说,目前中国水价仅为国际水价的三分之一。大量高能耗产品争相出口。
同样被认为扭曲了的,还有劳动力价格。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说,中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企业已超低价格获取生产资源。此外,政府对劳动力价格缺乏适当的保护,使得劳动力资源价格过低。“资源的低价,已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重大障碍。”李京文说,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彻底改变,市场自身就不能对粗放增长进行有效抑制,宏观调控就永远走不出行政手段的迷宫。
价格关系背后是利益关系
在为期一天半的资源价格研讨会上,经济学家们似乎在拼命游说政府官员,让他们相信市场,相信价格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举例说,价格起作用的最近一个例子是,今年上半年油价提高,小排量的经济型轿车销量大幅上升,而油耗高的SUV车销售则明显下降。
不久前,世界银行针对中国“十一五”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使用量的降低,55%归功于价格调整的结果,17%是研究与开发的结果,还有是工业所占份额的变化等结果。
刘世锦说,大家都认为中国生产并出口某些高耗能产品不合理,但仔细观察,电价太低,地价太低,治理污染的费用没有足够支付,这都变成了企业利润,加上出口退税,企业怎么能不生产和出口这种高耗能产品呢?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态度要坚决,步子要稳妥。”在这次研讨会一开始,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他深知,“物与物的价格关系背后,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面临的问题比以往更复杂,改革的难度比以往更大”。 (记者 何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