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今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60周年。光复的意义是收复失土和主权,并使民族的一部分从外国殖民统治下解脱出来,跟民族的其他部分复归团圆。台湾光复,代表着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60年前的今天,台北“中山堂”举行了中国战区台湾省的受降典礼。陈仪以中国政府受降主官、台湾省首任行政长官、台湾省警备总司令的身份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经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国府主权之下。”
那个受降典礼只有短短5分钟,却宣告日本对台湾长达51年的霸占从此成为历史。报章这样记载受降仪式结束后的情景:“台北40余万市民……老幼俱易新装,家家遍悬灯彩,相逢道贺,如迎新岁,鞭炮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狮龙遍舞于全市,途为之塞……家家户户,欢欣无比,祭祖谢神,向先民冥中告知台湾已归回祖国。”
震撼人心的一刻,饱尝太多辛酸。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台湾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国受外患侵扰最多的地方。120年前,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这些当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在清王朝风雨飘摇的统治中,终于在台湾建立行省,把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血脉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但是,一个行省的建立,并不能彻底改变台湾多灾多难的命运:建省前,台湾遍布荷兰殖民者肮脏的脚印;建省后,台湾依然难逃日据伤痛。1894至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以武力侵略的手段,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台湾。到1945年,日本控制了台湾银行存款的60%,电力工业的96%。全岛10万民众改用日式姓名。
对日本殖民者在台湾的残酷统治,台湾民众以自始至终的反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其中尤以台湾原住民的斗争最为惨烈。1930年10月27日,台中地区,以雾社部落为首,多家部落起义抗暴。40天后,共有900多名原住民壮烈成仁。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5万多台湾同胞毅然渡海,共赴国难。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牺牲了3500万同胞,其中包括65万台湾同胞。两岸人民为抵抗外侮,都失去了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从各个意义上说,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自始至终就是中国全国抗战的一部分。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是两岸同胞并肩浴血奋战、共同赢得的尊严和骄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台湾属于中国”这一事实,通过《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书》等国际文件,在国际社会反复重申。不幸由于内战,1949年之后,浅浅的一道海峡,造就了两岸深深的相思。少数“台独”和“皇民化”分子的分裂图谋,又使两岸走向统一的进程出现重重阻碍。
但由于同样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大义,两岸同胞对于中国前途的关切也同样深厚。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每一次的革命运动,都有台湾同胞的参与、奉献和牺牲。过去27年大陆改革开放过程中,很多台湾同胞也积极参与大陆的投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今年,中共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政党基于“一中”的交流互动,促使两岸关系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海峡两岸自1949年以来阻隔的坚冰,似乎正在渐渐融化。
一甲子的沧桑巨变,抗战与台湾光复之路上的艰辛与壮烈,清晰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两岸分离,国破山河缺,骨肉亲人散;两岸重圆,国壮山河齐,血脉同胞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所在。两岸统一、民族复兴,是不可阻挡的浩浩洪流。
(来源:美国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