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飓风尾“扫到”美宇航局 重返月球“壮志难酬”?

2005年10月18日 14:08

  美国宇航局(NASA)于9月19日在华盛顿公布了将耗资1040亿美元的二度登月计划,预计最早能在2018年使用新的载人探测器将人类再度送上久违30余年的月球。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n)赞扬新的登月计划就像是给1969年首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打了类固醇”,是以阿波罗号飞船为基础做进一步的改良。而现有的航天飞机也都将在2010年全数退役。

  宇航局此一登月计划是布什总统于2004年1月发表的重返月球、以月球为“中转站”最终登陆火星的“航天蓝图”的一部分。然而格里芬的雄心壮志似乎没有得到预期的掌声和欢迎。不仅美国航天科学家对此计划的可行性有很大的质疑,一般社会大众对目标远大却耗资不菲的返月计划也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对我而言,登陆火星是一个好的长期目标,但我不是很清楚为何我们必须在中途先登上月球。” 前美国宇航局局长,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高级研究员的罗伯特•福罗什博士(Robert Frosch)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表示道,“我还没有被完全说服登陆火星需经过月球是一个正确的路径”。

  重返月球:有必要吗?

  福罗什对重登月球的顾虑反映了不少航天观察家和爱好者的心声。毕竟,美国作为在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探险的先锋,半个世纪后却再行此举,的确有些“时空错乱”之感。但同时,福罗什对于美国宇航局登陆火星的远大目标却十分肯定,直称它是太空探索“值得深入思考、符合逻辑的下一步”。

  “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应是两个不同的目标。”福罗什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道,“我恰巧喜欢远大的视野,它对美国的精神具有激励作用。”

  曾经在卡特总统时期担任宇航局局长,卸任后并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研究部副总裁的福罗什,也以自身在宇航局的经验解释他对火星探险的支持:“就象阿波罗登月计划,它对美国人精神鼓励的价值远大于它身为冷战时期的一部分。它是冷战的一个健康的副产品。”阿波罗计划在履行了6次任务、载运12名太空人探索月球后,于1972年12月圆满结束。

  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物理和天文学教授尼尔•莱恩博士(Neal Lane)表达了与福罗什相似的看法,支持载人月球和火星探测项目,但他同时另有隐忧。

  “我本身也是推动(美国成为)‘太空探索先锋’的人。但是布什总统所提出的新蓝图花费实在太不实际了。”莱恩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访问时表示道,“我自布什宣布新蓝图到今天宇航局公布返月项目,一直以来的担忧都是财源问题。美国有关科学研究和发明的预算就是这么多,我担心宇航局原本就一直在从事的天文学和地球观测研究反而受到排挤效应而被影响。”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美国宇航局历史学家亚力克斯•罗兰(Dr. Alex Roland)教授站在福罗什的对面,坦言宇航局的送人上月球的计划不过是个“让人觉得舒服的计划”(feel-good program)罢了。

  “宇航局并没有指出回到月球到底要做什么?过去的登月行动中我们也没有发现月球有值得重返的必要。再加上预算和风险都很高,宇航局这是‘为登月而登月’”,罗兰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评论道。

  现任华盛顿的非营利组织“未来资源组织”(Resource For The Future)高级研究员的莫莉•麦考立博士(Molly Macauley)则从更实际的角度评论人类的宇宙探索计划。她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表示支持太空飞行的继续,但对将人类送上火星或是月球表达了质疑的态度。

  “我看不到人类能够在亲历太空探险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麦考立说道,“我认为预算最有效的用途还是在利用太空机器人进行太空飞行和探索”。麦考立表示,现在的小学生只要通过互联网就能下载有关火星的一切,孩子们都能通过虚拟空间身历火星奇境,而太空机器人带回地球的研究样本和真人所带回的也没有不同。她认为运用机器人的太空探索是较为实际的方式。罗兰附和了麦考立的说法。

  “宇航局应该停止送人类上太空。”罗兰解释道,“我支持以有效率的方式进行太空探索。现阶段太空机器人的确较人类更适合从事太空探索,除非宇航局能够发展出更好的航天飞机发射系统。”他说,过去35年来宇航局多半是重新调整(reshuffle)现有的科技,太空飞行其实只是稍微地安全一些,经济效益也只是稍好些,但另一方面宇航局的自动探测器计划却是十分成功。罗兰呼吁宇航局应继续投资在其自动探测器计划上,并致力于研究发展全新的飞船发射系统,而不是将大笔预算都用在送人类上月球或火星上。

  “我认为许多美国人都喜欢‘美国人上太空’这个主意,但是考虑到背后庞大的预算指出,人们多半会犹豫、质疑这样的计划。” 麦考立评论道。

   “卡特里娜”作祟,航天预算不到位?

  长期拮据的宇航局在提出重返月球计划时,考虑到美国财政预算的严重赤字,着实不敢“狮子大开口”,尤其是计划就在美国经历有史以来最“贵”的风灾——“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三周宣布,布什政府早已宣称将投入2000亿美金于灾后重建,这也使得宇航局昂贵的“人类太空探险之旅”显得突兀且不合时宜。罗兰直言,宇航局公布新计划的时机实在是“很糟糕”(dreadful)。日前已有一批共和党众议员站出来表示要“砍掉”宇航局的返月计划预算以填补风灾后重建的庞大支出。

  “宇航局的预算遭遇删减危机,已不止‘卡特里娜‘飓风这一遭,之前布什政府的减税计划(造成严重预算赤字)就已经威胁到宇航局的预算。”罗兰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道,“但我认为宇航局的预算这几年并没有明显大幅增长,还算稳定,不论是布什政府还是国会,应该都不会真正拿返月计划‘开刀’”。

  宇航局局长格里芬曾一再公开强调,2018年重登月球计划其实价格合理,毕竟计划预计13年花费1040亿美元,而上一世纪的阿波罗计划在8年内总计花掉了1500亿美元,相比之下,重返月球的成本不过是阿波罗的55%。宇航局的预算不仅只有小幅增长,其评估还显示,航天飞机项目的成本将由2005年的45亿美元降至2010年的24亿美元。然而,格里芬一番“加量不加价”的好意还是挡不住批评的声浪。

  “宇航局表示催生返月计划并不需要增加预算,但是宇航局过去35年来的航天飞机计划的历史,再次提醒我们相反的事实:计划时程常有推迟,预算超支,计划的细节也不明确。”罗兰分析道,言下颇有担心历史重演的忧虑。

  莱恩也坦言,他个人对国会是否会对高预算的载人项目给予长期支持并不太乐观,原因在于这个计划在一般情况下,就是个“困难的买卖”(tough sale),如今美国面临种种预算上的困难,国会至今仍是对布什的计划抱持怀疑态度。

  “我还是充满希望的。毕竟国会中强烈支持航天载人计划的不算少数。但这样的支持够不够,却很难说了。”他表示。

  曾任宇航局局长的福罗什却强调,成本高低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决定因素。“我恰巧对海洋生物学和航天学这两个领域都有涉足。很多人认为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都还没做好,何必花上大笔金钱从事航天研究。我承认这样的论点是合理的,但是科学研究不能只看便不便宜,而是要在预算运用上找出合理的平衡点” 。福罗什曾任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应用海洋生物学部副主任。

  麦考立则提出宇航局的返月计划除了钱的考虑之外,面临的另一大威胁。“人类亲身上太空探险不仅得不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共识,也缺乏政治意愿(political will) 的背后推动。”她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人民冷淡回应,“政治意愿”低落

  “对一般美国人来说,他们不愿支持宇航局的计划是因为昂贵的成本;而对政治人物而言,他们对人类上太空探险的顾虑来自于人命的损失。”麦考立分析道。她表示政治人物担心的是太空飞行的隐藏风险。象2003年哥伦比亚号惨剧的发生就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也觉得有必要对事故进行调查。

  罗兰认为,要说政治人物对返月计划缺乏支持的政治意愿,倒不如说是政治人物看不到支持这样的计划为他们带来什么“政治优势”(political advantage)。

  “美国人民对宇航局的太空计划基本上是抱着‘无所谓’(indifferent)的态度。他们对美国太空探索已经麻木,认为只要宇航局不大幅增加支出,就让它继续做它要做的事吧!”罗兰指出,“既然选民对新的太空计划不太在乎,也就不会有太多议员会主动去删减宇航局的预算。”

  曾任克林顿总统科技顾问,同时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前主席的尼尔•莱恩博士直指,自冷战结束后,美苏的太空竞赛随之告终,美国人也失去了对太空探索的热诚和目标。而布什总统的航天蓝图虽然有新意,但他至今却只向全美民众作了一次相关的演说,一般老百姓对他的计划或许了解不足,但也不能说民众就是不支持重回月球的计划。

  “目前(美国)社会其实还是对太空很感兴趣,可惜对政府的太空政策知道不多。”莱恩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道,“太空探索计划必须是一个有全国人民参与的倡议。宇航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重拾美国人民对太空研究的兴奋感。”

   “登月”是布什出的政治“高招”

  在太空探索上仍具独霸地位的美国既然不再深陷太空竞赛的循环中,为何布什总统要在民众普遍对太空探索呈现冷感的时候推出这么一个大胆的返月球、上火星计划?洞察美国航天史的罗兰提出了他的分析。

  “美国共和党的总统每当面临连任竞选时,都会开出这么一张振奋人心的选举支票,这完全是政治操作在背后推动。”罗兰说道,“当初尼克松就提出航天飞机的计划,里根则提了建立空间站的计划,老布什总统在竞选连任时也曾提出重返月球的主张。”

  罗兰并指出,布什此“航天蓝图”主张不仅不增加大笔支出,应有的计划成果也都是在布什卸任后才会实现,所以即便计划出了差错,责任也不会由布什来扛,但计划成功却总会归功于布什的“先见与英明”。罗兰笑言布什政府这一招出得妙,而且听说这一计划就是由有“布什头脑”和“超级师爷”之称的白宫高级政治顾问卡尔•罗夫(Karl Rove)所提。

  莱恩则从肯定的角度出发,表示他虽不是白宫圈内人,不知道布什到底是怎么想的,但他推测白宫可能理解到太空计划的重要性,而为了给饱受预算删减威胁的航天计划出一个找钱的正当理由,而提出这么一个返月项目。

  “另一个推测是,白宫还想要美国继续在太空科技领域担任领导者,以维持美国的至尊地位,因而投入特别的关注。毕竟美国军方本身并没有太空项目,一切还要通过宇航局来实现。”莱恩评论道。

  莱恩十分期待宇航局能成功达成载人航天项目。“布什政府既然已经大张旗鼓了,宇航局当然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莱恩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宇航局现在既已全身投入,我想不论是谁做总统,都很难再逆转宇航局的政策方向。”但莱恩也提到了对现在的返月项目时程表有些迟疑,他冀望新一任的领导人能够给予宇航局“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弹性,做它最在行的事”。

  罗兰则在称赞完布什的政治计算后,对宇航局的重返月球计划做了悲观的预测:“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美国人无法再度站上月球。”

  (徐梓琳,华盛顿观察《中美安全增刊•神六专题》,2005年第三期,2005/10/11)

 
编辑:张庆华】
  相关专题:飓风袭击美国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