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3日电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刊载文章指出,近年来,中美之间开展了智库安全对话,高层对话的频率也在加快,这对两国消除战略误判、增信释疑是有助益的。
文章称,今年10月,美国财长斯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先后访华,美国总统布什也将于11月访华;其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访美;中美之间的高层互动显得极为频繁。与此同时,美国内部有关“中国崛起”和“中国威胁”的讨论和研判也空前热烈,显示出美国社会在看待中国时的一种矛盾心态。
文章说,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是一种战略敌视、对抗和相互隔绝的关系。1972年至1989年,中美之间形成了某种战略合作关系,但彼此的结构性矛盾仍大量存在。冷战后,中美关系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多元、不确定和迷茫的特征。一方面,双方的利益交集点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双方的结构性矛盾在增加,有些矛盾出现了激化的可能。
文章分析称,中美关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如何彼此对视和互动。近年来,美国学界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如何看待和应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出现了完全相反的两种意见。一为“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加紧全球扩张,在军事上打破地区平衡,已对美形成一种战后德日崛起式的挑战。二为“中国和平论”或“中国机遇论”,认为中国无意全面对抗美国,如美国将中国视为一个强大伙伴,中国的崛起就不会构成问题。中国的经济成长对世界经济有利,经济全球化给西方世界提供了唯一的机会。上述看法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复杂程度,也反映了美国社会矛盾的战略焦虑与期待。
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上,“两斗皆仇,两和皆友”的现象以及“假想敌”预言自动实现的现象的确存在。所以,国家对视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近年来,中美之间开展了智库安全对话,高层对话的频率也在加快,这对两国消除战略误判、增信释疑是有助益的。既然中美关系是复杂的,就必须以冷静和理性的态度来面对,任何煽情的举动于事无补,只会毒化国家间的气氛。
从现实看,中国的中期发展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经济高速成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国的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内向和自律色彩,也是一种全球视角下的自觉选择。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心是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的国际环境,这种追求对美国的核心利益不构成挑战。如果美国不挑战中国在国家统一上的核心利益,中美之间就不存在重大的战略冲突点。中美两国在30多年的交往中已经发展出一种深入双方社会肌体的关系,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等的对流量相当大了,以至形成了一种结构性相互依赖或战略依赖。关系的深化导致磨擦点增多,同时,双方都难以承受关系破裂的代价。因此,未来中美之间,吵架或许难以避免,但依靠对话、谈判和互让来解决问题,应是双方的共识。
文章称,有评论说,美国对华战略正从“接触加遏制”演化为“融合加牵制”。此论反映出两个背景:一是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二是中美之间相当深化的双边关系。中国的发展主要是由中国的内部因素决定,因此,“遏制”等外部因素起不了决定性作用,“遏制”化为“牵制”,多少含有一点无奈的情绪。对于政治家而言,最基本的智慧应是不阻挡必然发生的事情。美国对中国的发展应持这样的态度。对中国来说,在发展的途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普世之德、知世之智、自知之明,一心一意沉潜奋发地做事。(黄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