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新社中国经济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中新网10月11日电 交通银行成功在香港上市,迈开了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的第一步,在此之前,中国的多家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早就开始了上市的筹备工作,外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也开始频繁地参股中国的银行。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周刊》载文称,至此,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已经相当清晰。
据悉,已经有111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在上海等18个城市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61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13家外资银行获准在华开办网上银行业务;24家外国银行机构获准开办衍生产品业务。外资银行规定范围内经营的业务品种已超过100种。
外资加速进入中国银行业
中国的银行虽然拥有庞大的经营网络,但不良贷款的问题却一直未得到较好地解决,通过引进国外投资者,可以改善经营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公民,都需要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而西方的银行在这方面无疑更有经验。
从外资的角度来说,他们进入中国的银行业,瞄准的就是中国的金融服务市场。目前中国国内银行只获得了金融服务价值链条中的很少一段,而更多的、能够产生更高价值的高端服务环节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其丰厚的投资回报率会让所有投资者感到心动,中国众多银行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无疑是外资银行推销新的金融产品的最佳管道。
刚刚进入中国银行的苏格兰皇家银行,之前在亚洲几乎没有业务,借助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亚洲金融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近,市场上又有消息称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正与中国农业银行进行谈判,拟组建一家中国国内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英国金融时报就此评价说“与农行建立一家基金管理合资企业,将使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得以利用农行遍布中国的1.9万家分支机构。”
中国对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的政策是,单一外国投资者在中国一家银行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但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中国一家银行中的总持股比例超过25%。但现在,这一政策已有了明显的松动,新桥资本现已通过从深圳发展银行的四家股东(均为深圳政府下属的实体)手中收购该行股份,取得了对该行的控股权;还有广东发展银行,外资很有可能买下超过其一半的股份。这笔交易如成为现实,意味着管理层首次把国有银行的控股权转让给外资;汇丰控股在收购交通银行19.9%股份的协议上明确表示:如果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汇丰可以在2008年之后将持股比例扩大一倍。中国银监会一位高级官员表示,监管部门正在考虑提高外资股东在中资银行中的持股比例上限,银监会已成立特别工作小组,对现行外资持股中资银行上限政策进行评估。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决不会满足于20%的比例,政策很可能会因为个案情形不同而有所松动,进而带动宏观政策的变化。
为了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西部地区,中国银监会制定了两项优惠政策:一是外资银行可以在西部直接申请设立分行,而无须先设办事处;二是在西部所设分行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可以用综合考评代替业绩考评。
这项政策的吸引力在“外资银行西部考察交流会”上可以看出。共有来自26家外资银行的31名代表出席了四川省政府和中国银监会联合举办的这次交流会。随团考察的荷兰银行中国区副总裁、策略规划及市场开发总监李升华当即表示,该银行已向银监会提出了直接设立成都分行的申请,如果申请获批,荷兰银行将成为第一家跳过办事处直接设立分行的外资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也将成都列入设立分行的候选城市;先期入驻的东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毛汉文则表示,该银行希望能率先开办人民币业务。而在此之前,已经有花旗、汇丰两大外资银行入主成都。
中国银行业被贱卖了吗?
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内地银行过程中,价格始终是一个敏感问题。在深圳发展银行、上海银行、西安商行的入资过程中,都因为价格问题引起过重大分歧。如在西安商行入股的谈判过程中,由于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西安商行的每股净资产大大低于1元,但中方坚持要以每股1元的水平出售。经过谈判,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外资在首次入股后四年内可将认购比例提高到24.9%,且对何时认购有充分的选择权,认购价格每股1元。
金融学家巴署松认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银行业最为企盼的方式自然是取得控股权,通过在董事会和经营层的有利地位,贯彻自身的经营理念,对银行进行彻底的改造,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银行。比如新桥投资在取得了深圳发展银行的控股权之后,便花重金请国际咨询公司对各家分行行长进行调研,实施中高层的变动,并建立起信贷执行官和各分行行长之间的有效制约机制。而多数外资金融机构在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时候,并没有取得控股权,只是通过入主银行的董事会谋求发言权,输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对银行进行再改造,从而增强控制力。比如汇丰银行持有上海银行8%的股份,其派驻上海银行的一名董事经常在董事会上投反对票,反对银行不顾资本金约束盲目扩大资产规模,使得上海银行较早地接受了资本管理的概念。
迄今为止,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以31亿美元购买中国银行10%股权;另一个中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建设银行,则在近期向美洲银行出售了9%的股份,价值30亿美元;与此同时,传闻高盛旗下的投资子公司和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即将就斥资约35亿美元收购工行9.9%的股份有所动作。从外资角度来看,30亿美元购买中国市场的“入场券”确实不便宜,还存在不小的风险,但是从所参股的银行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来看,30亿美元则太便宜了。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在全国有2.2万个网点,控制着中国银行业近20%的资产。入股工行,等于获得了一个极大的共享影响力的机会,分享中国金融业潜在的爆炸式增长。业内人士分析,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盈利747亿元人民币,用30亿美元换取工行10%的股权,并且可以在4年之内得到至少100%的投资回报率,还不包括未来上市之后的溢价。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几大银行资产状况、网点资源等并不完全一样,而在这一轮出售股权的过程中,外资机构差不多都是以30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10%的股权,这是显失公平的。
其实价格究竟便宜还是贵,很难一言定论。现在中国的国有银行向外资出售股权,多半是“一对一”、“一对几”的协议转让,没有公开竞价,没有竞争,难以形成卖方市场,在定价上就缺少讨价还价的主动权。有了这几次的经验,以后中国银行再引进外国投资者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了。
狼真的来了
《MoneyJournal投资有道》发布的首个针对京沪两地资产逾百万投资者的调查报告显示,“百万富翁”都愿意选择外资银行投资。问卷调查中,62%的投资者将外资银行列为自己最青睐的投资机构,有45%的投资者愿意尝试更换境外新服务商。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行业相继履行承诺向外资开放,而每次开放前,总有业内人士担心“狼来了”。事实上,在一些行业,“狼”不可能来的那么快,但是在金融业,“狼”真的来了。
富翁青睐外资银行给中资银行敲响了警钟。率先进入中国的,大都是国际上大型、老牌外资银行,这些银行诞生于市场经济环境,发展于市场经济环境,并且长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提供服务,其对客户的服务策略、服务经验和服务方法,以及对于各种客户的心理观察能力,都是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
对此,中国传媒载文指出,中资银行除了在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创新经营机制,凝聚广大银行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等这些大的方面加快进行外,还必须在以下方面有所提高:
一是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包括结算服务、柜台服务,同时,必须培养一批善于观察客户心理变化的高水平临柜人员。
二是积极开发新产品,用新产品吸引客户,用金融产品为营销客户开路。目前,中资银行营销客户和争夺客户大部分依靠人际关系,通过吃饭、喝酒等联络感情,或者是违规和变相违规给客户提高回报等。这种营销客户的手段,会随着人脉关系的变化而失去客户,违规风险大,成本高,客户还极不稳定。
三是银行业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不能使外资银行成为藏污纳垢的“窝点”。前不久,有关部门在查处个别企业非法向海外转移资金时,一些外资银行成为帮凶。这也是给国内和国外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内容之一。
金融市场机遇多多
1978年以前,外资银行还不能进入香港。政策放开后,大批外资银行长驱直入,至今,全球排名前50的银行已经有44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香港也因此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拥有外国银行最多的第三大银行中心。
中国银行业给外资机构提供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只有2%不到;2006年年底之后,外资银行将获得与中国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届时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将获得巨大发展。
著名咨询机构产融光华发布报告称,外资机构将在中国银行业的以下领域大有所为。
首先是零售银行业务。业务增长的重点转向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现实。中国的零售银行的两大增长点为住房信贷和汽车信贷,因为网点众多、客户的基础广泛,国有银行暂时在这一市场上占有优势。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由以一级市场为主向二级市场为主过渡,实力雄厚的外资机构将获得重大商机,因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能提供专门为二手房买家发放按揭贷款所需的服务和信用评估。
其次是银行卡业务。中国银行业在银行卡市场上的竞争已经使得市场进一步细化,不过市场的渗透率总体上依然偏低。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3%的消费者使用银行卡(而美国和欧洲的这一比重分别为80%和60%)。此外,中国大陆中高收入者持有信用卡的人数也很少,约占1%,而在中国台湾和香港这一比重分别为60%和70%。按照中国大陆目前的财富增长速度,到2010年,预计将有接近1亿人签约申领他们的第一张信用卡,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场(以持卡人数量计算)。
最后是中小企业与私人借贷者的贷款业务。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改进对于中小企业和私人借贷者的贷款服务,如鼓励银行向部分企业放贷,修订法规,对中小企业重新界定,建立信用机制,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利息幅度的限制等等。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银行机构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日益膨胀的融资需求。尽管中国的中小企业(民营占绝大比例)已经占到全国产出的30%~40%,但他们只能获得商业贷款总额的10%~15%,而在韩国,该比例约为31%,在台湾地区约为36%,虽然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只占到岛内产出的28%。
除了上述领域,外资银行在理财产品方面也当仁不让。从道·琼斯指数,到恒生指数,越来越多的国际指数产品涌入,以直观的国际知名指数为媒介,外资银行不断扩大着中国大陆外币理财领域的市场份额。
继渣打银行推出保本型理财产品后,另一家在华个人理财业务颇为活跃的外资银行荷兰银行又推出了“国际商品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3年期—到期保本型)及“香港恒生指数连动结构性存款”(1年期—到期保本型)两个全新产品。
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的指数挂钩产品均提供了有条件的本金保障,这也是外资理财产品的一大吸引力。据分析,由于出现有关产品上限收益率的可能性并不属于大概率事件,但由于有了保本机制,以及最低收益的设定,因此,往往对一些希望有本金保障同时可以博取相对高收益的资金有着相当吸引力。
此外,由于大部分外币资金都属于闲散资金,因此保本机制设计的资金锁定期也没有因为流动性的问题造成太大负面影响。据悉,几家外资银行的相关产品都呈现越来越热销的局面,而相关的挂钩指数也会越来越丰富。
外资掌控中国银行遭遇监管难题
外资银行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正在挑战着中国现有的监管政策。中国银监会国际部副主任罗平透露,银监会正在筹备新业务办公室,直接负责针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工作。他同时向传媒证实,银监会确实已经成立了特别工作小组,对提高外资股东在中资银行中的持股比例上限进行评估。他在2005CBD金融发展论坛上坦言,银行业的尖端技术目前都在外资银中,并且还在不断更新,而监管本身就落后于市场。
根据目前中国的政策,外资在中国一家未上市银行中的持股总比例超过25%,就要被算作外资银行,在经营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方面就会受到限制,但麻烦还远不止这些。
作为首家被外资掌控的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都由外籍人士担任,之后,银监会几次召开股份制银行董事长和行长开会,却没有邀请深圳发展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出席。
据一位业界人士称,银监会召开股份制银行董事长和行长开会,所谈到的内容涉及到中国银行业的一些尚未公开的事实和数据等机密,而这些机密“不便向外国人透露”。
中国银监会现有三个监管部门,监管一部负责国有四大银行的监管,监管二部负责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监管三部负责外资银行的监管。不同的监管部门经常会召集所监管银行的负责人开会,相互沟通交流。在这些会议上,银监会经常会通报一些中国银行业的“实情”,银行也会反映一些自身的情况,这些信息都是业界的高度机密,监管当局不愿意为外界得知。像深圳发展银行的董事长、行长都是外籍人士,银监会为了保守秘密,只能将他们拒之门外。为此,深圳银监局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一位副处长担任组长的5人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深圳发展银行的监管工作。
可以预见,外资掌控中国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是第一例,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例,随着外资对中国国内银行掌控力度加大,势必有更多的外籍人士担任董事长和行长。届时,银监会是继续将这些“洋面孔”拒之门外,还是另外成立监管小组“特殊处理”?显然,外资银行在这里遇到了监管方面的尴尬。
除此之外,外资银行还通过“曲线”开展混业经营业务,绕开了中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设定。罗平表示,虽然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开设的都是分行,但他们往往会把客户介绍给他们的投资银行部、保险部等其他部分,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监管尚属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