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总裁埃克尔斯通对于“F1东进”的无限渴望。10月14日,2005年F1收官的前夜,有史以来第一次F1高端商业峰会将在上海举行。
“中国和亚洲是F1的未来”,这是伯尼的回答。他选择“上海论剑”,选择F1东扩,不仅因为欧洲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还因为“亚洲有进步的愿望”,因为“欧洲即将成为‘第三世界’”。
F1东进,这是“上海峰会”的大背景。埃克尔斯通表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认为欧洲将很快成为第三世界,会远远落后于亚洲。”“第三世界”的提法并不新鲜,在今年初埃克尔斯通就说过一次。欧洲会在哪个方面落后?对于未来的看法,汽车技术,还是体育产业的开发?“各个方面,经济是最主要的。欧洲在这方面将远远落后于亚洲。”
赞扬固然令人欣喜,但亚洲人、中国人更关心的是,F1到底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对中国的汽车工业会不会有促进。“当然有促进。许多亚洲企业、尤其是新兴企业,对我们带来的新材料感兴趣。事实上,我并不认为亚洲的汽车工业很落后。他们拥有我们所有的一切设备,只是没有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我想,在与世界多接触之后,他们很快就会做到这一点。”埃克尔斯通说,他尤其看好亚洲的新兴企业,因为,“他们永远有进步的愿望。而欧洲人……总是在睡觉。”
但是,正在“睡觉”的欧洲人依然是F1舞台上的主角,而被认为是未来F1重心的亚洲,如今还只能做配角。10月14日的高峰会议,固然可以吸引高端人士的眼球。但对于普通车迷来说,F1仍然只是舒马赫、雷克南、阿隆索,而不是就业率、外来资本和GDP增长。亚洲到哪一天才会有F1车手争锋的景象?埃克尔斯通用赛车场来打比方:“现在,有很多年轻的亚洲车手,像董荷斌在威廉姆斯车队、程丛夫在迈凯轮车队参加各种比赛。他们正在成长、充满激情地成长。就像当初你们的赛车场一样,等到有一天这些年轻车手们成长到符合F1标准时,他们就自然能进入F1世界了。”
董荷斌、程丛夫们已经在宝马方程式、在F3000的世界里证明了,他们并不比欧洲人差多少。现在许多中国车迷正在焦急地等待,他们到底何时才能进入F1?“我希望他们不仅仅在宝马方程式这样的比赛里冒尖,他们应该在
GP2的比赛中也崭露头角。这是仅次于F1的赛事,它能帮助车手更快地进入F1。”伯尼回答。
那么,会不会有一天,亚洲人、甚至中国人,登上F1总冠军的宝座?“为什么不?为什么他们不能夺得年度总冠军呢?”埃克尔斯通反问,“不可否认,现在在F1的赛车文化方面,亚洲确实有点落后。但是,只要他们像现在这样,不断一步步向前努力,他们会震惊世界的。”
在埃克尔斯通的眼里,亚洲正在给F1带来一种全新的风格。他特别提起了亚洲的赛道。对于发源于欧洲的F1,亚洲是一个异域:汉字、清真寺、东南亚风情,一切对于F1运动来说都充满了新鲜感。而这一切,竟然都悄悄融入了亚洲的赛道设计中。“上赛道和雪邦赛道都是杰作。从高空俯瞰,它们都是杰作,比如,上赛道的‘上’字型结构。雪邦赛道也很有特色。还有,巴林的赛车场在建造时,溶入了一些当地的建筑风格,令我印象深刻。”
那么,问题呢?埃克尔斯通终究是一个商人,他依旧无法忘记最根本的问题,在F1发源地欧洲的巨大利益:“我向巴林那边建议,我们或许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比赛的时间安排。
欧洲的电视转播仍旧是个大问题。你知道,欧洲的电视转播仍然是F1最大的一块,那里的F1观众也是最多的。所以,说真的,我希望巴林人能把比赛的时间放得晚一些。或许在灯光场地比赛也不错。”埃克尔斯通描述着新巴林站比赛的美妙样子:“灯光场地、落日、再融入当地的建筑风格……这会是亚洲的又一个创举。”
从欧洲开始,扩张到大洋州、美洲和亚洲。在这个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大洲,现在只有非洲还没有F1的赛道。对埃克尔斯通,现在的问题已不再是F1会不会继续在亚洲扩张,而是F1的扩张会不会有极限。“总的来说,不会有极限。F1可以容纳更多的比赛,只要可能,它会一直扩张下去。”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陆维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