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结束,细细数来,“黄金周”所造成的生态、文化、金钱、体力劫难似乎也不在少数。此外,“黄金周”集中消费、集体休假所导致的公共资源配置失衡、服务供求矛盾突出等遗憾也开始显山露水。
生态旅游反成“生态劫”
随着黄金周游人猛增,更多人开始看中“黄金周”这个商机,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景区的管理者把自然生态资源过度开发,掠夺经营,致使不少“天地精华”在推土机、排污管和游人的合力摧残下消亡。于是不少富有盛名的生态旅游演变成“生态劫”。许多生态景区重开发、轻管理、欠保护,使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在高负荷的人流压力下遭遇灭顶之灾。
文博旅游导致“文化劫”
文博旅游专线近年来方兴未艾,上海、南京等地的博物馆由于收藏了众多国宝级文物而成为旅游热点。然而,有不少博物馆反映,“黄金周”给博物馆带来巨大的文物保护压力。文保专家们表示,集中的参观人流与文物保护较高的环境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黄金周无异于给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场“劫难”。
“游客劫”花钱买罪受
尽管人们对于“黄金周”出游的态度趋向理性,但巨大的人流和景区与有限的接待、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仍然使“黄金周”旅游成为“花钱买罪受”的“鸡肋”。“黄金周”旅游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游客付出比平时更高的代价,获取的却是质量打折的服务。
黄金周成了“劳动劫”
“黄金周”原本是安排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的节日,但是自“黄金周”制度实施以来,对于交通、运输、服务等特殊行业的劳动者来说,“黄金周”不仅不能休息,劳动量还是平时的好几倍,“五.一”劳动节在他们眼里成了“劳动劫”。记者发现,在“黄金周”期间高强度工作的人为数众多,特别是公交、长途客车司机,餐饮、百货行业的服务员等等,很多人表示“想不干也不行,而且节后也很少能调休。”
专家分析,黄金周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人为制造了集中消费的旅游模式,使交通运输、旅游设施、风景区、文化遗产地的生态环境都处于危险的临界状态,超负荷运转带来的是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边际效益递减。专家表示,整齐划一的休假制度,形成了集中式的消费,服务业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而旅游的发展与基础设施产业、商品生产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等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其它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只能是“一枝独秀”。于是,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信息渠道不畅、市场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多、生态破坏加剧、人口文化道德素质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认为,总体来看,黄金周基本实现了其拉动经济的目标。但他同时给黄金周总结出了四大缺憾:一、这种集中式、运动式的假日旅游,对整个社会的供给造成压力。二、集中的规模旅游消费,很难保证服务质量。三、黄金周导致旅游纠纷和投诉大量出现,尽管国家想方设法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来受理投诉,但问题依然很多。而且,因为旅游尚未有专项法律,结果就导致旅客的维权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支持。四、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过高看重、盲目发展和过度开发旅游业的现象。(马静 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