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十月七日电 题:“十一”长假天堂人乐于留守姑苏城
作者 倪敏毓
与蜂拥而至的各地游客截然不同,苏州人冷静应对高潮迭起的“十一”黄金周。坐拥天堂的苏州人,在经历了数个“黄金周”的磨炼后,似乎悟出了一个道理,文化苏州、历史苏州、魅力苏州、活力苏州是展示在家门口的画,首先是让苏州人去读它、品它、懂它。因此,留守苏州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园中观园 老夫聊发少年
位居太仓的南园是明宰相王锡爵的私邸花园,后湮灭于兵荒马乱。上世纪九十年代,太仓有名的收藏家殷继山在历史文献资料的“指导”下,将拆迁的百余栋明居中的“边角料”移植至南园,为太仓的百姓再现了太仓名园的昔日神韵。
“十一”黄金周,热衷于古代园林研究的殷继山,在南园大还阁大摆“龙门阵”,将太仓史上七十只名园的“蛛丝马迹”开馆陈列,吸引了众多“老太仓”前去一饱眼福。年近八十的陈老伯与夫人相携而来。陈老伯在东南名园弇山园模型前,一边吟诵王世贞的《弇山园记》,一边“对号入座”。陈老伯还像孩子一样,恳求夫人“监考”,看他能否做到口到手到,“一步到位”。陈老伯的博学与率真让他很快成了游人中的“明星”。
城中看城 古典透着时尚
无论在观前街、拙政园、虎丘还是苏州工业园区,微风中充斥耳轮的还是熟悉的吴侬软语。苏州人喜欢小桥流水,但也不排斥大道高楼。与很多苏州家庭一样,在经过“民主协商”,刚买了新车的小马带着女儿和老父去园区逛逛,妻子小李和婆婆打的去园林看看。
据小马“电告”,好久没出门的老父在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区转了几圈后,一路上直喊,气派、漂亮。小马“诉苦”道,一条现代大道,来来回回走了三趟,老父还不过瘾,最后选中了一家规模型电子企业作背景,硬靠在站哨的保安边与人家合影留念。李与婆婆收获也不小。品了太监弄的小笼包,买了黄天源的桂花糕,参观了苏绣博物馆,到了网师园,顺便去看了老宅中那棵被上了“户口”的百年桂花和院子里那口古井。小李还为“到此一游”的“背包族”讲述了古树、古井鲜为人知的陈年往事呢。
水中品水 古韵融入今风
水是苏州的魂,看懂了苏州的水,就能读懂千年古城苏州。不再满足伫立于运河畔观千船竞发,也不想重复金鸡湖边曾经拥有的花前月下,新婚不久的小张小孙夫妇这回在阳澄湖“动真格”地好好地玩了一次水。小张的朋友在阳澄湖包了一块水面养蟹。“十一”期间小张美其名曰“帮忙”起蟹。清晨,小夫妻俩坐上一木船,还十分逞能地要划桨。没想到因技术生疏,小夫妻俩飞起双桨硬生生让小船犯了“方向跳线”性错误。在湖中心打转转的小船上甩出了一阵开怀大笑。
波光粼粼的太湖上坐船观湖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位长者说,苏州的水恬静、细腻,神韵无限,一定要“细嚼慢咽”去品去悟。所以他喜欢做“慢船”,最好是摇撸的木船。一边享受着太湖风带来的清新,一边与老艄公谈论今昔。在周庄、在同里、在锦溪,坐船品水的苏州人一批又一批,人们追逐着水中时聚时散的美丽倒影,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天堂之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