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昨日达成了多项共识,基本上是沿着既定的轨道寸进,应付当前出现的种种实务性问题,未能让大众看到两地经济面对外来竞争如何合作发展的蓝图。
要评定一个社会的发展成就,最终的尺度还是人民的生活质素。故此,联席会议今次就食物安全和空气污染问题达成的合作共识,最受普罗港人欢迎;不过,如何搞好两地食物安全通报机制,在公布空气污染指数之余,如何落实措施限制污染物排放,仍然有待双方努力。
已点出问题
粤港在通关、基建、信息交流、教育等多方面达成的共识。要理顺两地合作,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固然不可忽视,但只有在技术层面成功落实,才会令两地合作不会沦为“假、大、空”;港人也希望两地首长能够较为清楚向百姓描述,两地如何调整合作方向和策略,来应对这一、两年环境转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提升两地在海内外的竞争力,确保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百姓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
香港虽然连续十一年获美国传统基金会,评定为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地区,但是在竞争力方面,据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刚发表的报告,曾经名列前茅的香港,由去年的第二十一位跌至今年的第二十八位。广东省则面对以上海为枢纽的长江三角洲挑战。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中,前十强中长三角江浙两省占了八席,广东只占两席,而江苏昆山更取代了广东顺德荣登榜首。广东和香港同样要面对经济转型。
昨日的联席会议会后公布,在未来一年,商务委员会会研究两个新课题,包括广东省向重工业化和发展高新科技及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以及珠江西岸随着港珠澳大桥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兴建而加快发展。由此可见,两地就经济发展合作方向的可能转变,点出了问题,但仍未研拟出因应方案。
新合作范畴 尚待发掘
港粤之间的经济合作,过去港人贡献最多的是在轻工业、旅游和服务业,这都是香港的传统强项,广东方面则提供了廉价的土地和人力资源。虽然两地存在竞争,但是双方主要还是透过合作互惠互利,最近无论广东省还是深圳市官员都以与港合作为主旋律。随着全球和全国竞争格局的演变,广东也在蜕变,发展重工业更是香港盲点,粤港两地如何因应这些转变而造就新的合作项目范畴,投资者和市民如何适应,都是香港社会急欲寻求答案的。(摘自香港星岛日报9月29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