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新京报报道,与境外基金接洽,即使暂无动作,对大开发商来说也不失为一条未雨绸缪之策。据悉,由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投资中国,投资未来—2005房地产金融峰会”将于10月5日、6日在纽约举行。届时,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27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将与全球知名大型基金公司进行对接。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加快海外基金进入中国的步伐,同时也将加快国内房地产企业优胜劣汰的速度。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纽约之行形式大于内容,只不过为海外资金进入中国拓展通道。而参与此次金融峰会的开发商则大多否认与基金对接的主要目的是融资,他们表示更多是出于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考虑。
据基强联行北京办事处投资经理吕行介绍,这27家房企主要来自北京、上海两地,包括天鸿、首创、当代、万通、中坤、中国技术创新、正大置地及泰禾等,目前共确定了61人参与纽约峰会。而美国方面参与此次对接的基金公司分量也很重,包括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花旗、第一波士顿、罗斯福基金等。
代理行:过去对境外基金接洽对象选择有偏差
“参与此次会议的多是基金公司直接负责房地产方面的高官,这对于国内开发商来说机会很难得。”吕行表示,之前尽管国内大开发商也经常与海外大基金公司打交道,但很多人并不得要领。他表示,香港是内地开发商的主要突破口,一般国内开发商会和各基金在港副总裁级别的高官联系,但事实上,在香港从事基金工作的一般都是风险投资、证券及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对房地产市场并不是十分了解。
“这与香港地产业的大环境有关。香港地产商本地化特色明显,即使资金出现问题也只会与汇丰等银行联系,香港没有与基金合作的土壤,所以各基金从事房地产业务的亚太区高官都不在香港,而在日本。”吕行表示,除地域选择有偏差外,内地开发商对基金公司接洽高官也选得不合适。
“副总裁这样的头衔主要是方便基金与其他公司高官直接对接。其实很多在香港的副总裁并不熟知房地产业。而此次金融峰会基金方面参与方包括摩根士丹利亚太区总裁、麦戈里银行大中国区总裁、花旗集团董事、第一波士顿四大董事之一,他们都直接主管其基金在中国房地产方面的投放,而北京、上海的开发商也都是董事长或总裁级别。相信此次对接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开发商:多数否认资金链有问题
与基强联行的高调相比,开发商的表现则多为保守。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表示,首创之前与ING等基金都有过合作,此次首创去美国参加地产金融峰会主要是出于企业国际化品牌等方面的考虑。“首创并不存在资金链紧张的问题,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政策审批慢导致的开工规模不足。”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也表示,他下个月在美国会参加不少会议,此次和基强联行去美国主要是希望美国大基金公司能了解中坤投资集团在美国分公司的情况。黄怒波称,“一直以来,中坤在资金方面都是量力而行,目前并没有出现资金链方面的问题。”他明确表示,中坤在资金方面不会与其他机构合作。
业内人士:此行可能形式大于内容
“此次国内开发商与海外基金的对接,更多程度上是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建立通道,是一种战略合作的前奏。”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表示,“因为目前大开发商都在加紧土地储备,这需要大量资金,而银行融资又越来越困难,因此目前不少开发商在为以后融资拓展渠道。”“但我并不认为此次纽约高峰会会有实质性合作项目,其形式应该大于内容。”李文杰认为,这些大基金公司从2002年以后陆续进入北京市场,尤其是去年8·31及今年汇率改革以后更是加快了进入步伐。“但事实上,相对于这些大基金公司的高举高打,一些中小基金决策速度快,开出的条件更优惠,国内开发商与这些中小基金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李文杰表示。
预测:明年海外基金将在国内集中开展合作
吕行预测,从今年圣诞节到明年5月份将是海外基金在中国充分选择项目的时间,到明年6、7月份则将集中开展合作。吕行分析认为,今年年底将是很多北京开发商的一道门槛。“北京部分项目价格存在虚高现象,这些项目一般仅通过外部包装来支撑高价格,但实际上并没有在品质及内部环境等方面下真工夫,因此价格高于周边项目不少,很难维持下去。而这些项目往往通过银行资金运作,到了年底,要还银行贷款,所以很有可能降价销售,并由此进入恶性循环。”吕行认为,到明年初,宏观调控后市场回归理性,房产行业优胜劣汰的现象将更加明显,届时海外基金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以摩根士丹利为例,该基金1998年进入日本后,目前已投入60多亿美元,但其2002年进入中国以来,迄今在中国房地产领域仅投入了3亿美元左右。这表明其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很大,对国内开发商来说也是很难得的机遇。”(张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