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降草原展雄风—空降兵某部实施较大规模空降演习目击记
秋风阵阵的内蒙古大草原深处,“北剑—2005”军事演习今天全面展开。在一场空地实兵、实装检验性对抗演习中,担负“蓝军”纵深空降突击战斗任务的空降兵某部,实施了较大规模的空降作战演习。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场没有预案、没有想定、没有预演的军事演习具有浓厚的高科技气息。上午10时20分,多批次多架次歼击机和强击机连续实施攻击,很快开辟出多个空降场。随即,空中多架大型运输机悄然而至。随着机群的掠过,一辆辆伞兵突击车和一批批突击队员随机而出,顿时,蓝天白云间色彩缤纷的重装巨伞、武装翼伞、动力翼伞和伞兵伞在空中交替飞舞,顺风而下。
据介绍,实施重装、人员和物资混投,在我军空降兵历史上尚属首次。今天参演的这支部队,是一支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空降尖兵。他们曾在高原、海岛、大漠、森林进行过各种复杂地形和各种恶劣气候的空降演练,全员具备到处能飞、到处能跳、到处能打的空降作战本领,近百次完成军委、总部和空军赋予的重大任务。
今天,尽管地面风速达到每秒7米、空中合成风达到8.9米,为空降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但他们对此已视为平常。只见一支支伞兵突击群从天而降,着陆后的官兵立刻按战车定向搜寻系统指定方位,火速搜寻、解脱和发动战车。很快,部队就达成主要攻击群、辅助攻击群、纵深攻击群、综合打击群、火力突击群等战斗编成,并在特战分队、火力分队、防空分队、反坦克预备队和综合保障队的密切配合下,呈正面抗击、纵深突击、侧面攻击、两翼夹击之态势,快速抢占有利作战地形……
此时,前方多架运输机飞过,在“红军”坦克必经之地撒下大量反坦克地雷,阻拦“红军”正面进攻。
正午时分,当这场激烈的空降与反空降对抗即将收兵之时,一位空降兵将军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此次演习在空降兵历史上创下多个之最:集中输送批次最多、配属出动规模最大、动用装备最全、运用战法最多、对抗形式最新、对抗保障最复杂。这次具有现代空降作战特点的对抗性、检验性、实战性演习,锻炼了各级指挥员的组织筹划能力,各种信息化指挥手段的运用能力,以及成建制、成单元、成系统的空降作战能力!
铁甲“利剑”露锋芒—北京军区某师装甲合成营攻坚战斗目击记
天边刚刚出现第一抹朝霞,担任“红军”的北京军区某师装甲合成营所有战车就编队完毕,隐蔽进入集结地域,蓄势待发。这是新编成的装甲合成营第一次在演习中亮相。
10时许,值班电台中传来上级命令:“各攻击群,冲击。”刹那间,狼烟四起,全营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坦克在前、步战车在中、扫雷车及各种装备保障车在后,如离弦之箭直扑“敌”前沿。
“左翼对空警戒、中路施放烟雾弹、右翼火力掩护,步兵前出协助工兵破障。”廖营长果断下达命令。只见装甲步战车快速前出,载员箭步下车,交叉跃进,在烟雾弹滚滚浓烟的掩护下断铁丝、撬钢锥,很快清除障碍。随后,综合扫雷车迅速开进,战士将爆破扫雷按钮一按,两条长长的装满烈性炸药的爆破链袋抛出,落地炸响,撕开一条长30多米、宽10多米的通道……
突破“敌”前沿的攻击群时而左路穿插,时而中路挺进,时而右路侧后迂回,变换着各种战斗队形向“蓝军”发起强攻。“穿甲弹,左前方敌步战车800米,放!”一发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直捣目标。
“敌强大战斗群逆袭,请求火力支援。”忽然,冲击在最前面的左翼攻击群受到威胁。“反坦克导弹,正前方4000米敌装甲战斗车,歼灭!”顿时,几枚导弹从后方步战车顶端射出,将“敌”坦克击毁。
“西侧高地处,我坦克履带被炸断,请求支援……”激战正酣,电台中传来求救声。装甲修理车听令前去抢修,仅过7分钟,电台里就传来“故障排除”的报告声,战损坦克继续投入战斗。
此时,中路装甲群被一条直上直下深约6米、宽10多米的壕沟挡住了去路。焦急之际,一辆装甲架桥车已到近前,伸出两只宽大的“长臂”横躺在两边陡壁上,一辆辆战车疾速通过“天堑”。
在强势进攻下,“蓝军”难以组织有效的火力反击,节节撤退。“红军”乘胜追击,各路装甲群像一把把尖刀直插“敌”纵深……
据该师领导介绍,合成装甲营将坦克、步战车、扫雷车、架桥车、修理车等编成在一起,由于平时在一起训练,打起仗来协同配合更默契,在现代战争中能够发挥更大的威力。
“千里战场”一屏显—北京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导演大厅目击记
战鹰呼啸,铁甲驰骋,火炮隆隆,演兵场上喧嚣炙热、硝烟弥漫。记者走进演习的控制中枢——导演大厅,与沸腾的演习场相比,这里一片安宁静谧,秩序井然。
近200平方米的巨型屏幕墙上,通过画面不断切换,数百平方公里的演习场一览无余。分别控制“红”“蓝”对抗双方各攻击群、装甲、防化、陆航、导弹、空降等数十个兵种的20余台计算机高速运行,所有信息通过宽带数据网络传输到这里。伴随着键盘敲击、鼠标游动,数据流在导演部与参演部队间迅捷穿梭,分别派发到对抗双方各兵种、分队的先进卫星定位报告系统,将演习场上的各类战车、作战要素、兵力数量变成了一个个形象的符号和量化数字,一一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记者在巨幅电子地图上看到,“红军”行进轨迹上不时显示出爆炸的火光,一台详细列出各种参战装备信息的计算机屏幕上,“红军”原先被标上绿色“对勾”的几台坦克和装甲车,此时被打上了红色的“叉号”。
“‘红军’指挥所报告,在××丘陵地西线一侧发现‘蓝军’一个营的装甲兵力,欲派出左翼攻击群对其攻击。”“红军”指挥台上的调理员报告情况后,担任演习执行导演的该基地谢勇司令员随即发出了可以执行的指令。不到两分钟,电子地图上,代表“红军”左翼攻击群的数个符号已改变方向。
“10号、14号、16号、19号调理员注意,‘红军’左翼马上将在××高地北侧与‘蓝军’遭遇,请注意及时调理裁决。”导演组及时向现地导调参谋通报情况,屏幕墙的显示模式由原来的两画面转换为六画面,画面上显示“蓝军”已前出反击,与“红军”短兵相接。
“快看!‘红军’已突破‘蓝军’一线防御阵地,‘蓝军’左翼正被‘红军’主力分割。”电子地图上,“红军”导弹营一阵密集的闪光过后,“蓝军”一个炮阵地符号变成了一片刺眼的红斑。显示战损评估的画面上,“蓝军”的战斗力指数迅速下降。
“501、501,我是101,你的战斗力指数已不足60%,导演部提醒你注意调整作战决心。”10分钟后,“蓝军”完成了集结突围,与增援部队迅速形成合力,再度反击抗敌,显示屏上又呈现出新的对峙态势。
参演部队指挥员告诉记者,基地先进的演习监控、模拟仿真和导调评估系统为演习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此次演习对抗性强,实战味浓,官兵受到了近似实战的摔打,获益匪浅。
(来源:解放军报;赵启洪 张金玉 孙红宇 邹维荣 田军 张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