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7日电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有关机构共同组织的“亚洲减灾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40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和其他地区部分国家的350多名政府高级官员、专家和代表,将深入交流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经验,推动区域减灾合作,制定今后10年亚洲减灾的重点领域和减灾合作计划,从而为亚洲地区减轻灾害影响,走向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勾画新的蓝图。
文章说,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减灾工作。最近几年,一次又一次地应对了台风、洪涝、干旱、地震和滑坡等各种重大灾害的考验,尽最大努力减轻了灾害损失。中国政府把减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灾害经济损失,并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减灾、扶贫结合起来,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通过调整减灾政策,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开展重大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及保护天然林和水源涵养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实践证明,这些减灾工作部署和具体措施,正在发挥着重要的减灾作用。
文章指出,同时,针对各种突发性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严重威胁,中国政府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国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通过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法制,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使政府在突发性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决策,并采取果断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这不仅是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文章指出,人民群众是各种灾害的直接受害者,也是减灾的核心力量。掌握灾害知识、了解灾害风险,才能有效开展减灾活动。由联合国倡议开展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及其后续的“国际减灾战略行动”,均把“创建预防文化”作为减灾的一项根本任务。加强减灾宣传、教育和普及,提高减灾意识成为减灾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为此,国家减灾委员会把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今明两年的工作重点,将推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区减灾”、“学校减灾”和“农村减灾”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和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