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天津市社联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已到达婚育年龄后,其中的一部分人出现了结婚难的问题,大龄未婚者比例蹿升。
交往范围窄:工作忙,没时间谈朋友
28岁的张美娟(化名)是一名中学老师。她妈妈一听说有这么一项“父母来帮忙”的活动,当天就赶来报了名。“女儿当老师,天天交往的就是学校那几个同事。而且她工作特忙,业余时间还在上研究生,哪有时间去找朋友啊!我们正好先帮她挑挑。”
可以说,张美娟是“未婚大龄青年”中的典型:工作太忙,人际交往陷于工作上的小圈子,难以接触到更多同龄未婚的异性。更严峻的现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可挑选的人范围越来越小。
针对这一现象,天津市社联以参加联谊活动的家长为对象,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在对回收的65份问卷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学历高、工作忙、交友面窄是造成部分独生子女结婚难的重要原因。
真情婚介服务中心的路秀娟主任介绍说,通过联谊会这种方式来报名的男女青年学历都挺高,80%以上都是本科,还有博士、硕士,“女孩都希望找个比自己学历高的,男孩当然也想找个学历相当的”。
天津市社联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家长替自己的孩子选择未来的“东床”或“儿媳”时,普遍倾向于选择高学历者,58.5%的家长把“拥有与自己孩子相同或更高的学历”作为一项必需的条件。
交际能力差:独生子女从小依赖父母
一个女孩的家长好不容易替她选中了一个男孩,准备见面的时候,女孩一家齐上阵,前面是爸爸、妈妈、姥姥、姥爷、舅舅,女孩却像个小绵羊一样跟在最后面。坐下后,这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开始低着头抠自己的手指。母亲在一旁赶紧制止:“别摆弄了!”男孩约她去水上公园,女孩却对姥姥说:“水上公园有些地方特别荒,他竟然约我去那种地方,我不去了!”
这样的情况让工作人员哭笑不得。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依赖父母,连婚姻这样的事,父母甚至是祖辈还不敢放手,把一个二三十岁的人看成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小孩子。
在这种家长参与的交友程序中,双方父母先得“对上眼”,充分沟通之后,如果觉得合适,再让两个孩子见面。家长们对未来的女婿、儿媳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不仅是学历、工作、相貌、身高,性格也是重要一点。
调查发现,性格开朗的人最有人缘(49.2%),其次是文静(26.2%),而内向(9.2%)、腼腆(0%)的人显然不怎么受欢迎。
孩子不急家长急:缩小范围再让女儿去见面
27岁的小枫刚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婚姻的事还没有任何动静,妈妈着急,就跑到联谊会上替女儿“相亲”。
小枫的妈妈说,女儿出国以前有好多人追,可那时一心想着出国,根本不考虑。在国外时的男朋友,也一起回国了,只是家在外地,做父母的不同意,觉得离得远,不可能到一起。“这一眨眼工夫就成了老大难,成了我们老两口最大的烦心事。可她看上去不是特别着急,每天为了工作起早贪黑,连休息日都经常加班。”
光着急解决不了问题,做父母的只好当一回“工兵”,先把候选者筛一遍,缩小范围,再让女儿去见面。
对于这种新的婚介方式,家长们都非常认同,他们觉得这样不仅能帮助工作繁忙的子女做一下初步选择,而且对于房子、车子、收入等敏感问题,当面提出来也不会觉得尴尬。
相比之下,替女儿征婚的家长显得更为焦虑,这是因为目前在城市大龄未婚青年中出现了男少女多的现象。天津市社联的调查也发现,独生子女结婚难的原因中,男少女多,男女比例失调也是不容回避的一个因素。(丁大同/李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