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见到“国际惯例”这几个字,我就想摸一摸自己的口袋。十年前可不是这样,见到这几个字,就有一种别动队将要加入大部队似的激动,那时“国际惯例”大多还只是说法。现在,“国际惯例”见得多了,也就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一个人病了,据说,按照国际惯例,你要是没有医疗保险的话,就应该看不起病。其实,国际上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惯例,我也不知道,反正见多识广的人士都这样说,不相信也没有依据是不是?后来,这个国际惯例采用了,果然大家就看不起病了,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医疗保险,病人的待遇也就符合国际惯例了。不过,那些已经有了医疗保险的人就看得起病了吗,好像也不是这样,这又算是一种中国特色。特色还多着呢,比如医生收红包、医生卖药拿回扣,这些就不必看国际惯例了。
读大学要交钱,据说也是国际惯例,收多少呢,似乎又没有国际惯例了。有的大学学费一收5千,还算低的,已占人均GDP的百分之六十,超出了美国私立大学(其学费占人均GDP的58%),而高于所有发达国家。挪威、瑞典、丹麦、德国之类免费高等教育的国家,既然不属于“国际惯例”,我们当然也就不说了。读小学、读中学,国际惯例是义务教育,我们当然也不能不搞义务教育,但又老听说有“乱收费”、“乱集资”之类的怪事,都是血汗钱哪,很多人一想到这“义务”就胆战心惊。
又比如银行,去存零币要收点钞费,存的钱少了要交费,贷了款提前还又要交费,你放假他关门,这些都是“国际惯例”,据说要推广,但呆账死账多,放贷随心所欲,业务员拉存款得回扣,这些是不是国际惯例呢,没听说,反正我们这儿是这样的,也没见银行里的人有多着急,大概也是“国际惯例”吧。
电子政务,正在形成国际惯例。我又听说有这种离奇的事情,有的地方搞“金税工程”,要求纳税人必须购买“金卡”及指定的读卡器、专用打印机和纳税软件,每年还要交网络维护费、读卡器维护费等等,程序则越“金税”越复杂,以往按月报税就行了,现在每月报税之外,还得再去办一些认证发票等事务,而税务局挂的却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大红横幅。网上认证的事情还多着呢,例如大学文凭、记者资格、高校录取等等,都可以网上查真伪,但很遗憾,不交费又是不行的。这些公共服务的收费是不是“国际惯例”,天知道。
有时候我就想,“国际惯例”怎么都是要让人不舒服的呢?原来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东西,没有“国际惯例”来改掉;原来没有的让人不舒服的东西,搞起来又都是“国际惯例”。看人们说起“国际惯例”,仿佛都是先进的做法,不引进就不合现代化之体统,难道不过是增加一些“多收钱少办事”的由头,让人多一些不舒服的东西?
我又知道,一个人能不能掌权,要大家来作主;一个人算不算卖淫,不能看处女膜完整不完整;一个人失了业,不能归结为“就业观念”有问题。这些都是国际惯例吧,却又没有听说要引进。莫非“国际惯例”,已变成了忽悠(感谢赵本山送来这个再好不过的好说法)大家送钱还添堵的鬼把戏?
(文/刘洪波 摘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