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英国华人拾贝案又揭新幕 不会报警耽误救援时机

2005年09月22日 13:28

  英国海滩拾贝惨案的审理在普雷斯顿巡回刑事法庭今天仍在进行着。据英国媒体报道,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21日将派出5人小组前往出事的莫克姆湾海滩现场视察,这也是陪审团成员第一次乘坐气垫船前往事发现场视察。

  陪审团成员亲赴现场考察

  此次陪审团由12名法官组成,包括10位女性和2位男性,其中将有5人乘坐气垫船前往至少21人遇难的海滩视察。促成这次视察的检察官蒂姆·霍尔罗伊德一再向法庭陈述,莫克姆湾海滩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方。“虽然你们这次去,可能不会看到去年2月5日那样糟糕的情形,因为那里边的海道和水位是不断变化的,但你们仍然可以看到,那个地方的海潮变化多么迅速,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辅助设备,逃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拒绝当地人的劝告依然下海

  2004年2月5日,天气非常恶劣,英国当地的拾贝者到下午的时候就已经早早收工了,但是这批中国拾贝者却在这时才开始工作。英国人托尼·傅莱明回忆到,就在当天下午5点钟左右,自己正准备离开时,看到一批中国人涌向海滩,他试图警告并组织那些人,但是里边许多人根本不懂英语,没有人理会他们。

  欲救别人时却被海浪冲回

  李华(音)是唯一一位被救下来的中国拾贝者。在拾贝的队伍中,有一位他的好朋友、41岁的谢晓文(音),就在那天,他们和其他人一起到莫克姆湾海滩拾贝。由于那天天气很差,李华拾满一小包之后,感觉又冷又黑,于是他来到岸边,脱下雨衣坐下休息。刚坐下一会儿,他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谢晓文打来的,在电话中,谢晓文的声音显得惊恐万分,称自己被海水包围了,让李华赶快报警,并下来救他。李华委托岸边的其他人报警,自己跳入海水中去救援,但就在游了一会儿之后,由于浪太大,根本没法游过去,海水也越来越深,他只得躲回旁边一个高一点的沙丘上。后来海水越来越深,他也就被孤立在沙丘上,幸亏被及时发现。但是谢晓文却和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直升机在空中可以看见海浪一次次冲过他们头顶,却无法营救他们。

  不懂英语不会报警耽误时机

  其实,那天逃生的不止李华一人,还有另外9人也幸运地逃过一劫。当时天几乎完全黑了,在海里已经无法分辨方向了,有一部分人在看到海潮过来之后,迅速脱掉雨衣,丢掉鸟蛤,向着一个方向游了过去,最终他们到了岸边,而向另外一个方向游去的一些人,却永远也没有游回来。

  当天晚上,本来有更多的中国人会到海滩拾贝,但是由于运输上的问题,只有林良仁的人到了海滩。他们由林的助手、33岁的林立水(音)负责,他同样也在这次悲剧中遇难。协助林立水的还有一个打手杨天龙,他们负责取得拾贝许可证,并招收工人,记录每个人拾到多少贝壳,由他们决定何时可以收工。

  最早得到有危险的信息是在天刚黑时,那时有一辆收集鸟蛤的车被困在水里了,于是林立水向林慕勇求救。当时,林慕勇和赵小青正往莫克姆湾海滩赶来,听说发生了“可怕的灾难”,却又不知道如何报警,后来林慕勇告诉了自己的女朋友贾妮·班尼斯特,由于她的英语好,于是才向海岸警卫队报警,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17分。从海岸警卫队到海滩至少需要30分钟的路程,而在她10分钟后第二次报警时,“海水已经淹到他们的腰部了”。(石雨)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郑蕴章】
:::相 关 报 道:::
·英华人拾贝案陪审团到莫克姆湾海滩进行实地考察
·华人拾贝案审理继续 控方称组织者疏忽导致惨案
·英国莫克姆湾华人拾贝案开庭终审 被告无人认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