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0日电 今日出版的《中国经济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十一将至,消费者期待优质低廉的旅游项目,而事后却在直呼“上当”……何时黄金周旅游才能不再尴尬?
文章指出,在低价超值服务、甚至“零团费”的引诱下,消费者被骗,而各商家却在消费者身上赚个盆满钵溢。对此,北京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表示,旅游产品和其他物化商品不一样,利润空间较小,“如果游客追求低价,旅行社也以低价招揽客人,在旅行社恶性竞争背后肯定有‘猫腻’”。他指出,近日国家旅游局下发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消费指引》,而且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相继对外公布了两批诚信旅游产品,涉及出境线路35条、国内游线路19条。“这些诚信产品的推出就是为旅行社旅游线路报价、游客选择旅游线路时的参考标准之一。”
其实,在中国公民自费赴欧洲旅游开放一周年之际,中欧旅游界和旅游管理机构也向中国消费者发出忠告:中国消费者亟须走出“低价竞争”的误区。由于欧洲旅游开放未久,曾经使中国消费者深受其害的周边国家旅游“低价竞争”就显示出向欧洲蔓延之势,“如何保障高品质旅游”和“防止低价竞争”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瑞士卢塞恩旅游局董事会董事长鲁道夫·弗莱芒说,卢塞恩湖区等欧洲著名旅游景点在热情地接待中国游客同时,都注意到中国市场的一些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团队游客来湖区旅游时间非常紧,没有时间去仔细品味卢塞恩和其他的周边城市。弗莱芒说,但是在低价竞争之下,中国旅游者大多在短短半天之内走马观花看免费的城市景观,很少有真正体验型的项目。中国公民被低价送到旅游目的地,一些项目一般都是自费,不像欧美团队是包价的。而且住宿往往离市区较远,餐标很低,更不要说去欧美团队光顾的餐厅品尝当地风味特色餐。他说,整个欧洲旅游业界希望中国市场能够尽早摆脱低价竞争的局面,也希望中国游客能够尽早地成熟起来,培养起自己的旅游理念,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发现欧洲胜地的旅游资源。(范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