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台湾作家李敖即将造访大陆,让人想到曾经引领风骚的台湾其他人物及其人生轨迹。无论愿不愿意承认,这些人物始终在文化的乡愁中,凝思历史和未来。
李敖是学者,惟我独尊、惟我独狂,他并不是政治家,更非政客,但他与政治有着扯不断的联系与瓜葛。他因文字而陷入政治,后来一度成为政党之外的精神教父,直到今天,他还在台湾政坛上“虽千万人、吾往矣”。
浓烈的政治情怀
李敖以反国民党始,反一党独大、反两蒋的独夫政治,文星案其实是雷震案的血脉。继而李敖又反李登辉、反民进党、反上台后的陈水扁。当初党外的精神教父,今天完全走到了当初那些党外人士的对立面。古稀之年的李敖,是台湾鲜见的公开支持“一国两制”、反对“台独”的旗帜性人物。对此,相信很多人当年都不会想到。
罗大佑也是引领潮流的人物,一身黑衣唱响台湾,是唱出亚细亚孤儿的歌坛教父。罗大佑与政治的瓜葛更少。上世纪80年代,他是歌手,是情歌圣手。
但是,罗大佑的作品里一直少不了对现实的批判、对政治的抨击,他的血脉里也一直有着浓重的政治情结。三部恋曲,是罗大佑的情歌代表作。《恋曲2000》更是一首难得的政治恋曲,其中充溢着对家国的期盼与怀想。
此后,罗大佑对台湾政治的关怀渐渐变得不可遏止。最近几次台湾“大选”期间,我们都能看到罗大佑站台的身影。他用政治情歌去投票。2004年台湾“大选”期间,《绿色恐怖分子》成为政治流行歌曲。
罗大佑一度息声台湾歌坛之后,于90年代在香港现身。只是香港的音乐工厂没有成为罗大佑的最终归宿。2000年代,罗大佑走进北京。今年8月26日,罗大佑再次在北京举行个人演唱会。这同样是很多人当年没有想到的吊诡。
走出小历史 顺应大历史
李敖与罗大佑,最终走向了相似的道路,拥抱家国情怀。
李敖还是史家。他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之深,在今天的华人圈恐怕无人能望其项背。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的底蕴造就了李敖最终的皈依。
罗大佑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喜欢见证大历史。80年代的台湾,是政治风起云涌、社会动荡转型的历史时期,罗大佑是见证人。90年代后期的香港,回归前后的种种历史情结与千回百转,罗大佑也是见证人。今天的大陆,同样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罗大佑还要做见证人。
到了北京之后的罗大佑曾说,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其实,北京是大中华文化与历史底蕴的核心。罗大佑最终走进北京,有着历史的必然和逻辑。
除了李敖与罗大佑,台湾政界还有两位走向类似的道路:许信良与陈文茜。这两位是标准的一度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许信良做过民进党主席,他掌管民进党期间,曾经于1997年台湾县市长选举中大败国民党,奠定了民进党地方包围中央的态势。
陈文茜曾是民进党文宣部长,红极一时的政坛巾帼。但最终,许信良走向大陆,陈文茜离开了民进党,与李敖惺惺相惜。
笔者一直以为,政客与政治家的最大区别在于,政客往往着眼于眼前的小利,做眼前的小秀。政治家的眼里却是家国的利益、历史的交代,他们做的是历史的大秀。
李敖、罗大佑、许信良、陈文茜,他们已经从现实政治中渐渐脱开,他们容易从自己的历史看清大历史的去向,最终皈依之。(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韦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