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7日电 来自《解放日报》的文章说,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虽然已近而立之年,却不婚、不育、不立业。他们住家里、吃家里,薪水用来满足自己吃喝玩乐,到了适婚年龄还不愿独立门户,成为中国都市里的“单身寄生族”。
“单身寄生族”生活百态
在企业从事销售的钱先生年过二八,仍与父母同住,过着儿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工作之余,坐在电视机前,看一整天卡通连续剧,是他最享受的时光。他说,“现实生活太复杂,还是当小孩好!”
外企工作的于小姐年薪超过20万,但每个月的工资都用来交朋结友、体验时尚。父母急着帮她找对象,年近三十的她却不温不火。“为什么要结婚?单身多自在,我还没玩够呢!”
对此,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单身寄生族”虽然在收入上至少可以自立,但开支主要用于吃、住以外的自身生活质量的提升,以高消费的形式享受现在的生活,却不注重将来的积累。他们只对自己负责,不让自己受束缚,也不束缚别人。在卡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单身寄生族”的表情、语调、动作乃至思维方式都出现了卡通化倾向,在生活中也要玩一把“孩子样”。
专家:容易逐渐丧失人生目标甚至消极避世
“单身寄生族”的出现,对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专家认为,这些年轻人过分追求消费,有可能造成进取心消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相对削弱。“单身寄生族”不愿承担家庭、社会责任,满足于物质消费,不愿坦然面对现实,容易逐渐丧失人生目标,甚至消极避世。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很容易对即将成人的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分析“单身寄生族”产生的原因,上海青少年教育协会研究人员王刚认为,现在的大多数“单身寄生族”是独生子女,自他们呱呱坠地起,父母便对他们大包大揽。从高考志愿的填报、就业方向的选择乃至婚姻大事的操办等,都由父母做主包办。父母的溺爱造成孩子身体成熟,心理却停留在儿童期。此外,学校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缺位,也为“寄生族”的产生提供了便利。
如何防止“单身寄生族”蔓延?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吴烨宇建议,必须在家庭、学校教育中转变观念。家长对孩子不能一味溺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行为方式;学校应该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方敏)